大兴安岭松岭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握关键环节做实公开承诺
大兴安岭松岭区委紧密结合本区实际,把握“三个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因人而异“定诺”。组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承诺,明确争创目标。一是量力而行承诺。根据年龄、职业、岗位、特长等不同情况,引导党员量力而行进行承诺。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根据组织要求、群众期盼和自身实际带头做出承诺;在职党员结合岗位特点和自身特长,围绕岗上争做表率、岗下奉献社会做出承诺;无职党员划定责任区、服务区,在卫生保洁、治安管理、维护稳定等方面认岗承诺;离退休职工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视身体状况和自身特长,力所能及地进行承诺。目前,全区443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115名在职党员、835名无职党员共承诺事项9432项,已兑现8960多项,占承诺事项总数的95%。二是实事求是评诺。制定“像、准、实、高”的党员承诺标准,依据标准进行评诺。
“像”,即体现党员个人身份、岗位特点和自身特长;“准”,即符合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实际需要; “实”,即有具体目标和措施,操作性强,易于监督和考核;“高”,即既有一定高度,又属党员能力所及,跳一跳、够得着。召开组织生活会,对党员承诺事项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三是公开透明亮诺。通过召开公开承诺大会,在党务公开栏、支部学习园地张贴党员承诺书等形式,向组织和群众公开党员承诺事项,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党员践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区广大党员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兑现承诺,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多种形式“督诺”。承诺是形式,兑现是根本。松岭区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监督,确保党员承诺事项落到实处。一是推行承诺写实制。制作《创先争优承诺活动写实簿》,以支部为单位,由党支部书记负责对每名党员践诺情况如实记录。针对个别党员兑现承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动给予扶持帮助,使其能够顺利兑现承诺。全区共建立写实簿165册,实事求是地记录了每名党员创先争优的表现。二是推行承诺销号制。建立党员兑现承诺台帐,党员承诺事项兑现后,及时向所在党支部进行申报,涉及本职岗位工作的承诺事项,由支委会组织党员进行测评,涉及服务群众方面的承诺事项,由支委会进行核实。对确已兑现的承诺事项登记销号,没有兑现的继续“挂号”,直至兑现为止。目前,全区党员90%的承诺事项已经销号。三是推行承诺通报制。实行周(两周)报告、月自查、季小结、半年总结、年度评议制度,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通报党员兑现承诺情况,党员相互交流兑现承诺的好经验、好做法;基层党委(党总支)每半年召开支部书记会议,通报各支部党员兑现承诺情况,形成各支部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局面。
三、搭建平台“践诺”。紧密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实际,精心设计载体,为广大党员“践诺”搭建平台,提高党员的“践诺率”。一是围绕促进工作搭建平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类型党员,分类设置党员先锋岗185个,并为党员制作先锋岗座牌、胸卡。大力宣传优秀党员事迹,使广大党员学有模范、赶有目标、超有榜样,真正做到“党员身份亮起来、本职工作动起来、服务群众勤起来、先锋形象树起来”,提高党员立足本职,拼搏奉献的意识。截至11月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14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4.9%,同比增长30.9%。二是围绕促进和谐搭建平台。开展创建党员服务区活动。划分出124个党员服务区,确定每个党支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区域,在自愿的前提下,为1558名在职党员每人都确定1-2户固定的联系和服务对象。全区共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38个,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2000多件。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66支,参与党员679人,提供服务2719人次。全区结成帮扶对子446对,落实致富项目七大类56项,极大地促进了全区的和谐稳定。三是围绕促进发展搭建平台。开展“党员致富先锋行”活动,激发党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创先争优。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在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积极为群众服务,使其成为组织创业的带头人、共同富裕的领路人。目前,全区已培养致富带头人53人,62户贫困户在帮扶下走上了致富路。寒带生物产业、生态旅游业、木材终端产品加工业、森林畜牧业、绿色食品业5大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2.5亿元,初步形成了“整体推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