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驻京机构党组织在服务首都和家乡发展中创先争优
黑龙江省依托省驻京办成立了驻京联络处党总支,在各市(地)和有关企业驻京联络机构中建立了13个党支部。联络处党总支按照创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在京流动党员和困难群众,服务首都和家乡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19名党员被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名支部书记被评为模范党务工作者;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家乡引进各类项目46个,投资总额1054.7亿元。
一、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努力提升党员素质。紧紧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目标和驻京机构实际,积极引导党员把勤奋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追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本领。一是丰富学习内容。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和党务工作必备知识等。为党支部和党员购买辅导书300余册。二是创新学习方式。除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集体学习、党员干部自学外,定期组织专题讨论和辅导讲座,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开展手机短信交流学习心得、鼓励网上学习等办法,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兴趣,深化学习效果。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联络处党总支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方案,各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系统的理论学习计划和考核制度,为每名党员建立了学习档案。一年来,13个驻京联络处党支部共组织党员集体学习147次,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着力开展在京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驻京联络机构党组织充分发挥优势,着力做好在京2000名流动党员和30余万农民工、经商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一是做好在京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制定了《关于专项推进黑龙江省在京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14个专项推进组,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全面准确地了解黑龙江省在京流动党员数量、思想状况、从业情况、组织关系管理等情况,建立在京流动党员信息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16个,积极开展党务咨询、政策宣传、维权帮困工作。召开农民工党员座谈会3个,为29名流动党员接转了党组织关系,协调建立党组织3个。二是做好家乡来京人员的帮扶工作。各支部坚持把服务贯穿工作始终,以实际行动争当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努力为家乡来京人员服好务。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纺织厂职工侯淑娟来京给女儿治病遇到困难,联络处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为她捐款14900元。哈尔滨市驻京联络办扎实做好本市来京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为1137名农民工在京协调安排了工作岗位。三是组织开展向受灾地区群众献爱心活动。今年,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灾害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联络处党总支和各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奉献自己对灾区群众的一片爱心,为两个受灾地区捐款共计29810元。
三、切实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坚强团队。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驻京联络机构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制定了《驻京联络处党组织管理制度》、《联络处党组织换届选举制度》、《联络处党组织生活制度》、《联络处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规范》、《联络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等五项制度,提升了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经各支部认真推荐,联络处党总支建立了14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今年列入重点发展对象4人,发展预备党员3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3人。三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认真组织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省纪委书记李延芝同志在省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开展以赤峰市原市长徐国元等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活动,围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召开党组织民主生活会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