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发挥党组织“三个作用”有效助推综合保税区建设
绥芬河市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推动综合保税区建设进程的目标,创新载体,强化措施,着力发挥党组织连心桥、突击队吧、主力军作用,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发挥连心桥作用,稳步推进综合保税区动迁工作。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规划控制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一期工程规划区域内涉及动迁村民112户、温室42栋和7个木材加工厂。为使保税区建设工程顺利开展,市委在保税区拆迁工程指挥部成立临时党组织,在各动迁工作组成立6个临时党支部,深入开展“争当和谐拆迁先锋”、“党员红旗岗”等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在动迁工作中创先争优。各动迁小组临时党支部以“勇当动迁排头兵”为工作目标,靠前指挥,主动服务。工作人员与涉迁居民一天“两见面”、“两谈心”,向群众宣讲拆迁政策、回答群众疑问。市委组织各机关单位“一对一”帮扶到户,及时解决拆迁带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目前,各单位共协调解决房屋拆迁问题76个,征地问题42个,保税区拆迁工程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2、发挥突击队作用,快速推进综合保税区工程建设。综合保税区工程涉及道路、桥梁、楼房、配套区等16个建设项目,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市委成立了道路施工、技术服务等16个项目临时党支部,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比业绩、比时间、比形象,争当保税区建设先锋的“三比一争”活动。各项目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克服区内电缆纵横、管网交错、施工难度大等困难,采取倒排工期、倒排进度、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的方法,开展项目攻坚战,最忙时出动200余台施工机械,组织近千名施工人员进场施工,70余名党员干部连续七天七夜工作在第一线,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工程进度和质量。8月31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的验收,正式运营。
3、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大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力度。市委把招商引资作为综合保税区的重要工作,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干事创业、招商引资、推动发展”的大招商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发扬“钉子精神”,在扩大对外招商上努力取得新业绩。相关部门党组织深入现场为企业办理登记、审批手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业务在48小时内办理完毕。目前,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已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山东浪潮集团、中国邮政物流速递公司、韩国釜山港湾公社等16家贸易企业、9家加工物流企业签订了入区协议,签约额达10亿元人民币。其中已有6家企业开工建设,涉及制冷设备电器组装、LED照明器材生产、果菜加工、木制品加工、物流仓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