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8日讯 近日,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25个市县的224个行政村、2240常住户农民家庭开展了农民工情况问卷调查。据调查结果推算,2010年我省有108.7万农村劳动力举家外出从业;农村常住户家庭中有过外出从业经历的劳动力达到121.7万。2010年底农村从业劳动力总人数为1328.1万人,其中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30.4万人,人均外出从业收入达到420.4元。我省外出农民工呈现“四高”、“四低”特征。
从业收入逐步提高。2010年外出从业农民工人均月工资达到1954元,同比上涨30.1%。据对全省外出农民工收入状况的分组分析,低收入组农民工人数减少,高收入组农民工人数上升。
劳动强度高。外出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严格按8小时工作时间工作的占36.5%,10~12小时的占44.3%,12小时及以上的占12%。有61.6%的农民工处于每天加班加点的高劳动强度状态。一方面农民工受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约束,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尚不健全的制度因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男性青壮年比例高。我省外出农民工中男性是女性的3.4倍,30岁以下年龄者超过半数,50岁以上的人数占6.6%。
“兼业”程度高。我省59.4%的外出农民工采取“农闲”时务工,“农忙”时种地的“兼业型”打工方式。由于没有专业特长,一年内多次更换工作单位和工种,因此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始终表现为“兼业型”游击队。
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外出从业的农民工中,单位或雇主为其办理养老保险的占1.8%,医疗保险的占3%,失业保险的占1.4%,生育保险的占1%,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0.2%的农民工单位或雇主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办理工伤保险仅占外出农民工的6%。在一些农民工眼中,外出就业只是“权宜之计”,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保障。
生活质量低。外出农民工57.2%的人居住在设施不完善的各类简易单位宿舍、工棚,没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虽有1.8%的人自购住房,7.8%的人与他人合租住房,9.2%的人独立租房,但居住地多半在城郊地区。外出农民工中74%的人能够享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伙食或补贴,26%的人得不到任何补助,处在为吃住发愁的境地。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在调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70.6%的人与用人方没有任何形式劳动合同,如果出现劳动纠纷,这部分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文化程度低。外出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占72.7%,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3.6%,高中文化程度占9.4%,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