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6日讯 塔吊林立、彩旗飘扬、施工车辆往来穿行……在全市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大背景下,新康居棚户区改造项目、阳明4号棚户区改造项目纷纷被纳入到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视野当中——截至6月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有2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开复工,拆迁棚户区面积达到95.41万平方米、涉及拆迁10822户。
新康居棚户区改造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改造模式,由政府负责总体规划、拆迁等项目前期工作,黑龙江新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牡丹江铁路建筑工程公司全额带资建设。这一模式,成为牡丹江市城市棚户区与铁路棚户区改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一种有益尝试。占地面积12.3公顷的阳明4号棚户区是牡丹江市棚户区改造的重要地块,项目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建设工程全线复工。建成后的小区建筑面积为44.29万平方米,将由28栋18层、2栋26层、6栋多层结构的楼房,以及2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组成。多层楼房将在今年10月竣工,实现回迁,高层楼房在2012年10月完成工程建设。
“十二五”开局之年,牡丹江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提速的一年。年初牡丹江市提出市区棚户区规划、改造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基本消灭市区5000平方米的连片棚户区。为此,牡丹江市全力推进主城区剩余21片2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在做好最低收入、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今年全市2000套廉租房配建计划已分别落实到军马场项目棚户区改造、富江桥东侧棚户区改造和3号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其中,军马场项目已完成房屋征收1152户;富江桥东侧项目正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3号棚户区项目规划已出图,正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3个项目均将在今年9月开工建设。
据了解,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今年牡丹江市还结合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积极开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确定启动包括江南公租房项目、牡纺及曙光新城北侧项目、春晖园东苑项目、莲花公园对面项目以及3号棚户区项目,共配建公租房6000套。6月初,市政府与二十冶集团正式签约,合作包括江南公租房项目、“牡纺”及曙光新城北侧项目、春晖园东苑项目以及“五化”后身项目4个项目,“五化”后身项目将在明年建设。从目前看,今年将要启动的5个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将力争在10月末前开工建设。同时我市制定全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配租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的审查把关。
为抓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监管,住建部门规定,今年凡是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及新建住宅工程,在进行工程招投标和质量监督注册时,都要把是否制定创建优质住宅工程实施方案作为前置条件严格审查。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要进行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从今年起,在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中,我市还实施业主代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即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开工前,指导并监督建设单位从棚户区改造工程回迁户、群众代表中聘请业主代表,义务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还要在每栋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竣工标牌,永久性标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名称及主要负责人姓名,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