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31日讯 节能降耗正在成为全省工业系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旋律之一。今年以来,省工信委围绕新目标、新任务,坚持“工作力度不减,组织领导力度不减,各项措施力度不减”的原则,强化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全省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推进态势。截至6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6%,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高出3.2个百分点,比确定的今年目标高出0.6个百分点,工业节能降耗形势企稳向好。
今年以来,各项节能降耗措施在积极巩固和扩大“十一五”节能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掷地有声。
分解下达节能目标。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将全年节能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市地和高耗能企业,并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完成今年节能目标任务,省工信委还制定了《2011年全省工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手段,进一步推动各项节能工作措施的落实。
强化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不同规模能耗的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督导。对25户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继续强化目标责任,深化用能管理,挖掘更大的节能潜力;对年耗能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按国家有关部署和要求,继续抓好国家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情况专项跟踪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能耗限额标准情节严重的企业采取措施予以技术改造;对年耗能量5千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组织和委托有关节能监察监测机构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专项监察监测工作,从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潜力、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诊断,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滚动实施重大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和节能产业化项目。积极协调创造项目建设条件,帮助落实有关支持政策,加快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进度,建设一批高效节能示范工程和项目。
突出抓好工业锅炉、窑炉、电机、内燃机运行效率监测分析,加快锅炉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高压风机水泵变频改造,建设余热余压高效利用、副产煤气回收利用设施等。
发挥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研究制定鼓励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降耗的意见。积极搭建节能信息交流平台和服务平台,组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供需对接。发挥政银企平台的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重点支持锅炉窑炉改造、高耗能大功率电机变频改造等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加快建立工业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重点支持规模大、服务好的省内节能服务龙头企业,鼓励节能服务企业积极开展工业节能咨询和项目服务。
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电力、石化、冶金、化工、建材、有色、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支持建设一批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发挥循环经济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层气、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坚持强制审核和自愿审核相结合,在酿酒、钢铁、建材、煤炭、电力、石化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加快推进一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组织实施清洁生产重大工艺技术示范工程,搞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清洁生产的推行工作。组织对重点企业、审核咨询机构和各市地有关部门人员开展清洁生产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的管理,会同环保等部门择优选聘一批省级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
制定并组织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方案,选择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研究提出重点行业“两型”示范企业建设标准,开展分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政策研究,组织制定“两型”企业监督、评价和考核办法,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发展模式,组织各市地工业主管部门加快“两型”行业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两型”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