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11日讯 目前,在我省水稻主产区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水稻11叶品种已近齐穗期,12叶品种已进入孕穗期,田间管理进入关键时期。在水稻大场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7月中旬以来人机齐上,采取航化作业和家庭农场自防的措施开展水田病害防治,分公司80万亩水田稻瘟病的预防率达到100%。
7月29日,省农垦总局农业局向各管局农业局和植保站发出急传电报,要求进一步加强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的监测、预警和有效防治,在前期预警和积极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发动广大农户,加强信息发布、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科学组织防治,紧紧抓住水稻孕穗初期和齐穗期两个关键时期,落实责任,死看死守,努力把病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夏管以来,垦区各级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等有关会议精神,抓住时机,科学组织,扎实推进落实“一促”、“两增”、“三早”、“四保”、“五防”等措施。“一促”:以农作物安全成熟为核心,落实促早熟措施。“两增”:旱田采取中耕、深松、放寒增温;水田采取叠水、晒水池、延长输水渠道、浅灌等增温措施。“三早”:大豆、玉米早中耕;大豆、玉米、水稻早追肥;水稻“两秋三常年”,旱田“三秋”作业早准备。“四保”:按“十大”模式规程操作保技术到位;落实“十大”技术措施保科技含量;适时查田补种保全苗;坚持标准作业提质增产保效益。“五防”:树立常年抗灾思想,确保防冷害、防旱涝、防冰雹、防倒伏、防病虫害措施到位。
目前,垦区主要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截至8月1日,旱田第三遍中耕已基本完成、根际追肥面积已完成1.5遍;以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大斑病为主的病害防治面积已完成3569.3万亩,水稻潜叶蝇、负泥虫和玉米螟等防治面积3526.4万亩。目前,水稻已普遍进入抽穗期、玉米进入抽雄期、大豆进入结荚期、麦类作物已进入收获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站长张力军介绍,如后期气象条件适宜,不出现早霜等重大自然灾害,垦区有望再夺历史性大丰收,实现粮食总产400亿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