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知情人透露“黑桶装水”利润惊人 一桶能获利10倍
2011-08-13 14:14:0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胡玥 王辛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3日讯 昨天,在桶装水行业打拼5年的知情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哈市桶装水市场有证经营者不足70家,“黑桶装水”加工厂赚取的惊人利润被业内称为“黑暴利”,1.5元出厂的“黑桶装水”最高可卖到16元一桶,一桶水能获利10倍。

  暴利:1.5元出厂可卖到16元

  知情人称,由于人工、原料等各种成本的增加,加上质检、设备维护、人员开支等费用,正规桶装水的消毒、灭菌等生产成本一桶就达3元以上,加上从水厂到水站的运费0.5元到0.7元,塑封包装、塑料袋成本1元,水站的人员、房租、水电成本1元,一桶水要支付送水工人2元。多重费用加在一起,成本不低于7元,到用户家时售价在8元至10元。一位水厂负责人说:“现在水厂生产一桶水的利润已经和一瓶矿泉水的利润差不多了。”相比之下,“黑桶装水”出厂价仅为1.5元至2元,运到仓买、水站等零售场所后,最高可卖到16元,利润达到10倍。

  市场:哈埠三成水厂无QS认证

  知情人出示了一份哈埠桶装水行业内部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哈尔滨市场上销售桶装水的100多家企业中,有生产许可证(QS认证)的不足70家,超过三成的生产企业属于黑加工厂(灌装厂)。

  据透露,受低价诱惑,很多单位都愿意选择“黑桶装水”,使原本就有巨大潜在市场的“黑桶装水”不断扩张,将正规生产企业逼到“想涨价不敢涨,不涨价干赔本”的两难之地。

  几位桶装水厂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初,我市多家水厂集体进行涨价调整,想多给正规水一点生存空间。没想到,涨价后只有一家水厂在半年后还能保持盈利,其他三家都赔掉了大量客户。眼下的状况是,“你今天的客户,明天就可能成了黑加工的客户,用你的桶装上‘黑水’往外卖,砸你的牌子。”

  监管“黑加工”流动性大执法难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黑加工’从2003年就出现了,2008年以后发展成了规模,质监、工商都曾查过,可查完了他们还干,就是打不死。”

  质监部门的一位执法人员称,桶装水生产条件简单,成本低,流动性大,给执法带来一定难度。工商部门的执法者则称,如果举报人证据充分,他们会派工作人员将窝点查封,对相关责任人现金处罚,额度是零售额的1到3倍。

  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桶装水的专门监管处罚规定。专家建议,如果市场和法规作出调整,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的自我维护意识,“黑加工”将无立身之地。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