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 “做梦都没有想到住了一辈子的泥草房,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大砖房,冬暖夏凉的,这都是托党的福啊!”8月4日,扎音河乡朝阳村低保户张清义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自2008年以来,海伦市投入22亿元资金改造泥草房260万平方米,惠及农户3万余人。他们采取了农民主体筹一点、政府主导补一点、制定优惠政策免一点、对上沟通协调争一点、争取金融支持贷一点、抓住棚改契机省一点、协调建材企业让一点、施工企业让利减一点、加大集体投入增一点、组织帮建部门扶一点等“十个一点”办法,同时采取农民自筹与多方融资相结合、拆与建相结合、合并建房与建节能房相结合、泥草房改造与小城镇开发建设相结合、改造工作与干部绩效评价相结合等“五个结合”办法,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
每个乡镇按“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亮点”的原则,把泥草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把前瞻性、操作性和尽快启动实施有机统一起来,既尊重农民的意愿,又严格杜绝农户盲目建设和浪费土地资源现象。
在泥草房改造中,各乡镇选择1至两个基础状况好,管理比较规范,已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民有急切改造愿望,村级组织有积极性的中心村作为整村推进试点,加大投资力度,在短时间内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各乡镇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改造资金,简化审批手续、制定扶持政策、减免行政规费,为泥草房改造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引导建房户更新观念,推广建设太阳能房、地热、节能装配式住宅等节能建筑,使防寒保温节能抗震住房达到新建住房的85%。
今年,这个市泥草房改造将完成6700户,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节能住房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