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层】新生代农民工“油条哥”:一天卖300根!
2011-08-31 16:17:5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隋洪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油条哥”炸着金灿灿的油条 东北网记者 隋洪波 摄

  编者按:“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当前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群体,目前约有1亿人。他们生长在农村,却不迷恋故土,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他们工作在城市,渴望融入城市社会,却难以扎根城市。与父辈相比,他们找工作不光看工资待遇,更看重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但不少人缺乏技能,同企业岗位的要求对接不上。如何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对此,记者采访了身边的基层百姓。在亲身体验3个多小时的忙碌洗发染发工作,在清晨5:00-7:30,晨风中叫卖油条的过程中,记者深切体验到了刚刚进入城市的“理发弟”和已经在城市生活很多年的“油条哥”艰辛劳动,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农民对理想的追求,对家庭的守望,对生活的期盼。

  【走基层】新生代农民工“油条哥”:一天卖300根!

  东北网8月31日讯(记者 隋洪波)清晨,天空灰蒙蒙。街道寂寥,偶尔行人开门开锁的声音打破哈尔滨道里河松小区清晨的宁静。

  “我在这边卖油条才两个月。”油条哥,停下手中炸油条的大筷子,““我去广东做过面点,后来到了牡丹江,然后来到哈尔滨。我在一些大超市做过面点,得过技能竞赛奖!”

  油条哥,毛铁钢,28岁,齐齐哈尔伊安县红星乡人。

  小伙子,阳光健康,微微古铜色的肌肤,黑白相间T恤衫,军绿色短裤,一双户外深褐色两栖鞋。虽然有油污,却显得干净利落,有一种“哥”的气质。“我在红星中学上过学——那是航天员读中学的学校。”

  小伙子,微笑了一下。即是有对家乡航天英雄的崇敬,又带着一丝丝对英雄的向往。

  “我和我女朋友是在家乐福超市工作时候认识的,我们都是做面点工作的。结婚时,家里凑钱帮着在农大附近买了一间50平米的房子。结婚以后,她照顾家就不出来工作了。现在,我孩子4岁了,是个小男孩,她就一直在家照顾孩子,没时间帮我。”油条哥,边炸着油条,边说。在他摊位的旁边,就是那一辆黑色的自行车。车把上沾着一根绿色的青草,车梁已经陈旧可见。“有时候,我骑50分钟的自行车回香坊的家。”

  “家在香坊路途太远了,我在豆浆店租了个地方。这样,每天可以3点多的时候起床,收拾准备工作,5点开始炸油条,可以卖到8点30分。”

  “小伙子,多辛苦。我真没见过一个人忙里忙外的。看你手臂上的伤,是油烫伤的吧?”一位穿红外套的大嫂,边买油条边关切地说,“挣的都是辛苦钱,不容易。”

  “师傅,来4根油条。”一位戴安全帽的年轻人,带着略显疲倦的面容说。

  “给我来两根。”一个穿褐色短袖T恤衫,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一手拎着一个书袋子,一手指着摊上的油条说。

  “小伙子,帮我称几根。”戴着一副眼镜的老大爷,两手背在身后,拿着报纸说。

  “稍等,等30秒,新的马上就好。”油条哥,看了一下只剩下1根油条的筐。快步返回豆浆房,来到自己租的那部分面案前,熟练地切下一块醒好的面团,刷上油,操起锋利的切刀,前后微微一压,一块粘性质感的面被切开。不到1分钟,一整块面被切成8小块。油条哥轻快地把相邻的两块面叠在一起,用细棍轻轻一压,转眼间,4块长方形的面团整齐摆放在盘子中。

  抻开面下入滚烫的油锅。溅起阵阵油花,面迅速蓬松舒展开。原先看着很拘谨的一团面,变成了相连的两根油条。30秒后,金灿灿,黄橙橙的油条已经摆放出来。

  “微微脆,外酥里软,味道正好。”油条哥,给一位老大爷递过油条时候说。大爷将事先准备好的钱,放到了纸盒中,“小伙子,4根油条外加一杯豆浆,一共3元4角,钱,我放这里了。”

  油条哥,微微点头,“您慢走。”

  一个人忙切面忙炸面,紧张忙碌却很有节奏感。钱,顾客自己放在纸盒,自己找零。油条自己夹自己选。“大的1元一根,小的5角一根,如果过称,5元一斤。”

  2个多小时过去了,油条哥依然忙前忙后。微微络腮胡下挂着汗珠,脸颊不小心沾着面粉。

  6:40分,3锅,24根油条,5分钟之内卖完。

  7:30分,最热的买早餐的时间点,却只有2个行人来买。

  “不好判断,时有时无,找个好地点,多赚钱。”那个纸盒,装着散落的零钱。5:30到7:30,油条哥大致数了数,“120多元,除了费用,能赚80元吧。”

  “油条大概一天能卖300根吧,加上卖炉箅子,一个月能赚3000元,还算凑合吧,还得找个好位置。”油条哥又自言自语了一句,“位置太重要了。”

  “下象棋,真的很臭,但是还下。”油条哥业余生活很平淡。“抽长白山烟,骑一辆二手市场淘来的单车,一周回香坊的家两次,见见爱人和4岁的孩子。”

  “朋友聚会不多,都各自忙各自的。你看我这一摊子,切面,炸面,没时间出去。”

  旁边的麻辣小店传来了流行歌曲“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希望。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淡淡飘过来的歌声,萦绕在翻滚的油锅,飘过阵阵的油香,油条哥,重新放进了面,新一锅的油条伴随着滚烫的油香砰然绽放。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