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4日讯 哈尔滨周边县市集中人力物力,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为做好秋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产粮大县巴彦县积极组织各乡镇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秋收的具体时间,让外出务工人员集中时间回家,积极配合大田收割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完成秋收。
巴彦县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所有人或驾驶人签订农机安全生产保证书,将秋收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同时,采取理论讲授和现场实际操作、常见故障排除等实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培训班,提高机手的驾驶操作技能和排除故障的能力,为完成秋季农机作业提供人员和技术保障。积极开展农机组织和调度工作,集中力量、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对机具保有量、技术状况、分布情况、预计机械收获面积、作业时间等信息进行摸底调查,整理汇总各项作业信息,根据作业时间差提前制定好机车调度方案和机械流向图,组织、引导农机作业机械合理流动,提高机车作业效率。
日前,记者到双城市幸福乡玉米高产万亩示范园区采访,一眼望去,绿油油的枝叶尽情舒展,饱满的玉米穗日渐成熟。
据进驻园区的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文成介绍,这片玉米采用了大垅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比常规种植亩产增加250公斤以上,亩产能达到900公斤左右。
“眼下仍属病虫害易发期,田间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全县的农技指导员都已下到联系点,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防虫治病。”张文成说。
以玉米栽培为主的双城市,玉米年播种面积达300万亩以上。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今年,这个市以高产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在所属24个乡镇分别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农业示范园区,由农技专家负责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模式,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记者在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的五常市安家镇铁西村月牙泡屯采访时,村民王涛告诉记者,他家的六垧地都已清沟理墒,排水降渍。“现在是有涝能排,雨停了田肯定干,水稻抗倒伏能力很强。”王涛说,“最近早晚温差大,正适合水稻生长,我种的有机水稻一公斤卖20元钱没问题。”
针对水稻稻瘟病等病害发生趋势,五常市财政出资400万元,购买井冈霉素、枯草芽胞杆菌生物药剂,对重点乡镇重点地块实行统防统治,统一喷施两次药剂,防治面积达50万亩。
今年,五常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371.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86.6万亩,玉米174.2万亩,大豆10.8万亩。从积温和作物长势看,预计可实现粮食总产27.05亿公斤,比去年增产19.5亿公斤,增长7.9%,粮食总产将实现连续八年稳步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