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如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总结的,“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粮”,今年黑龙江秋粮产量在连续七个丰收年后,再次有望超过1150亿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其中凝聚了全省人民的辛勤汗水,也显示出黑龙江作为“北大仓”的责任担当和不凡底气。
几天采访下来,记者有幸全方位,多视角地看到这种“底气”的由来。以“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已经在黑龙江释放出巨大的产能,显示出客观的效益。黑龙江拥有的不仅仅是黑色沃土,更有黑土地上人们的努力、坚守和不断创新。
丰产对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增收,也让人们看到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以新型“膜下滴灌”技术为代表,记者看到人们是如何在盐碱地上发展节水农业,并成功种出“吨粮田”;在九三农场,记者听到普通农民对嵌入GPS卫星技术农机的津津乐道;在绥化的稻米育种中心,记者闻到稻香扑鼻,感受着寒地黑土的无限神奇。
“龙江粮熟天下足”,粮食价格的稳定,直接关系着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今年我国南方旱涝不均,多地减产,国际粮价也剧烈波动,各种粮油副食轮番上涨,国内CPI数月居高不下。在这种大背景下,祖国的“大粮仓”喜获大丰收,对控制通胀,稳定粮价、物价,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丰收已在握,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何把“丰收粮”化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剂”,仍然值得不断探索,还需和运输、仓储、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相信今年黑龙江秋粮的大丰收,不仅是黑土地上的喜事,也能成为全国抑制通胀,维护稳定的“底气”。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