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党代表之家”焕发勃勃生机
2011-09-17 10:06:4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乔建堂 张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17日讯 过去伊春的党代会,5年开一次,会期三五天,举举手,画画圈,散会就靠边,代表作用只体现在开会期间;现在,代表们个个有了“家”,在“家”中共同学习,交流体会,参与党委重大方针政策制定,接待群众来访,化解思想矛盾,推动社会和谐,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伊春市创建“党代表之家”后,代表作用发生的显著变化。

  年初以来,为探索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开创代表任期制工作新局面,伊春市创造性选取铁力市、嘉荫县、汤旺河区、伊春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党代表之家”试点活动。活动开展后,在市委组织部的检查、指导、推进下,试点县(市)、区(局)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建“家”宗旨,打牢建“家”基础,丰富建“家”内涵。

  服务之家 代表履职尽责的“主阵地”

  “‘家’的温暖和关怀让我感到:党代表不仅是种荣誉,更是种责任。作为一名党代表,一定要肩负责任,不辱使命,为党和人民服务。”铁力市党代表于慧欣道出自己在“党代表之家”的切身体会。

  伊春市以“党代表之家”为载体,全方位为代表工作创造良好条件。首先是工作上给予保障,4个县(市)、区(局)在乡镇、林场(所)、机关、街道共建立代表活动站(室)42个,有专(兼)职管理人员、统一的标牌,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是政治上关怀,为保障代表权利,激发代表工作积极性,县(市)、区(局)委制定出台重大决策时,联系站(室)的常委和委员,事前向代表征求意见建议,事后向代表通报决策情况。最后是生活上关心,“党代表之家”为生活困难的代表及时提供帮助,到目前,“家”帮助代表解决困难90余件,让“家”中成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习之家 代表获取知识的“加油站”

  自从创建代表活动站(室)后,嘉荫县党代表候兆启同其他党代表一样,每天必到代表活动站(室),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履职本领。

  在创建“党代表之家”活动中,伊春市以各党代表服务站(室)为基地,组织代表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重点培训代表任期制条例和调研方法、提案撰写等知识,让代表充分熟悉任期制工作;定期分组学习,把代表划分成经济、政法、林业、科教等专门学习小组,按行业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提高代表服务能力;适时座谈交流,组织代表开展讲谈、经验交流活动,使代表在“家”中补充营养。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各种形式培训100余次、学习交流活动45次。

  和谐之家 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伊春区繁荣、新丰社区部分居民,对棚改政策了解不全面,多次到有关部门咨询棚改政策,社区代表服务站(室)了解这一情况后,邀请相关负责同志到社区,为120多名群众讲解棚改政策,化解群众思想疙瘩,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从这以后,群众凡遇到不明白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到社区代表服务站(室)。

  各社区代表服务站(室)开展多种活动,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关系。其中,代表接待日活动,共接待党员群众来访1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答复、解释和处理有关问题500余个;开展代表联系群众活动,每名党代表联系3名以上普通党员、5名以上群众,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听取并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党员群众提供答疑服务120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5件;开展代表送温暖活动,组织有技术的代表与自营经济户结成帮扶对子86个,累计无偿提供项目、技术、销售信息300余条,落实帮扶资金86万元,帮建项目11个,进行各类走访慰问活动680余次,解决难题400余件,发放慰问金50余万元。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