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新农村建设之花在这里绽放——富裕牧场五年发展综述
2011-09-23 16:01:37 来源:东北网  作者:解冬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3日讯 富裕牧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富裕县境内,幅员面积276平方公里,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管理局。现有耕地面积17.8万亩,草原10.2万亩,林地6.7万亩,水面2.7万亩,11个农业生产单位镶嵌式分布在富裕县城周围。源远流长的乌裕尔河水滋润着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养育了汉、柯、蒙、满、达等11个民族11300多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为牧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2006年以来,牧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20字方针,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思路,协调推进“四个文明”建设,营造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耳目一新的和谐氛围,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式发展。

  生产发展—科学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明显加强

  近年来,牧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按照“畜牧业富民、高效作物强场、旅游产业兴城”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以高效作物为主种植业和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为主的非国有经济三条主线,并科学地将基层生产单位划分为奶牛养殖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有机水稻开发区,推广“一区一业、一队一品”的发展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牧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亿元,人均纯收入1095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211.35%和97.08%。12.2万亩粮食作物总产6.8万吨,2.7万亩高效经济作物平均亩效益达千元以上。奶牛存栏1.5万头,鲜奶总产4.9万吨,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6.4万平方米。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新建住宅8万平方米,改造危房1718户,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城区道路硬化率66%,城镇化率68%。广播电视、通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生活宽裕—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注重改善民生,城镇化建设越上新台阶

  实施大项目带动、中小企业拉动、基地建设推动的发展战略,为牧场经济繁荣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五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额1.6亿元,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个,年利润均达到百万元以上。大项目带动了非国有经济蓬勃发展,全场个体工商户达到140余户,建成千头奶牛基地7个,万只大鹅养殖基地8个,千亩西瓜、珠葱和苗木基地11个,2010年实现非国有经济总产值1.9亿元,利润940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00.73%和144.66%。

  在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搭建职工致富平台的同时,牧场把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事情上。具体说,就是让职工群众走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洁净厕所,上学有补贴,就医有保障,健身娱乐有场所,垃圾有处理,污水有处排。五年里,牧场城镇建设突破了建场以来的“五个零”。一是住宅楼建设实现“零”突破。建设住宅楼及新型住宅3万平方米,整体搬迁居民点9个,拆除泥草房9.1万平方米。二是道路硬化实现“零”突破。建设通村公路37.5公里,硬化营区道路13.8公里。三是改善医疗条件实现“零”突破。新建医院综合楼1200平方米,购置了现代化诊疗设备,就医环境达到当地一流水平。同时,完成了1800平方米学生公寓、6000平方米教学楼和1200平方米检法办公楼的建设任务。四是公共设施建设实现“零”突破。场区及5个居民点建设了自来水网站,修建健身广场5000平方米,安装路灯320盏,建设了排污系统,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五是街、区绿化实现“零”突破。对绿化树种全部更新,累计栽植绿化树60多万株,城镇绿化率提高到35%。

  乡风文明—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新型职工,牧场大地劲吹和谐文明之风

  牧场第二管理区即柯尔克孜民族村,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村落,也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受传统习俗影响,原来这个村的居民都住在分散的泥草房里,条件十分简陋。2006年以来,该村以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为核心,投资20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第一个柯族东迁纪念碑、第一个柯族民俗馆、第一座玛纳斯史诗长廊、第一个设施完善的柯族村等四个省内“第一”。规划的四个功能区初具规模,158户民族兄弟结束了低矮昏暗的泥草房生活,1200多头奶牛也全部住进了“公寓”。64栋新型住宅、硬化路面、标准化牛舍、玛纳斯史诗长廊、影壁墙、蒙古包、斡包、生态公园等特色景观,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的关注。2010年,民族村被选入“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

  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民族村文化活动异常火爆。2008年,他们的节目登上了黑龙江电视台《咱这也有文艺人》栏目;2009年,代表农垦总局参加了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2010年,他们的节目在牧场文化广场演出上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创出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在民族村的辐射带动下,各管理区、作业区完善了文化活动场所,并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牧场每年都举办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及文化宣传等各类培训班,五年累计培训近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做新型职工的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职工农闲时打牌、喝酒的陋习彻底消除了,一心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如今,牧场大街小巷、村庄院落整洁干净,一排排绿树、一簇簇鲜花,在和谐文明之风的沐浴下,无不昭示着新农村的崭新变化。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眼于“五化”建设,健全居民自治制度,场容区貌日新月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怎么建?文化室怎么盖?树谁来种?钱从哪里来?带着这些问题,牧场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深有感触的民族村职工说:“实不相瞒,初时我们村还像生活在古代似的,都是黄泥路,坑坑洼洼,人畜粪便在门前堆了一地。”

  通过参观学习,牧场以整治环境为切入点,着眼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硬化建设,广泛开展了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月活动,各区党支部积极组织人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很快就筹到了启动资金。慢慢地,牛圈、猪圈不见了,茅房变成了卫生公厕;硬化的街道、巷道上,盖起了新瓦房,场、区都建起了绿色走廊、绿色城堡和绿色通道,走在路上可以感受到和煦日光和阵阵花香,非常惬意。

  近年来,根据环境建设的需要,场、区都配备了保洁员,并完善了居民自治制度。民族村将房前屋后划分成卫生责任区和树木管护区,由居民自治管理,由党支部对各户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结果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家庭”的条件。养殖小区采取养殖户轮流值班的办法负责清理牛舍。同时,制定了《村容及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对功能区整体面貌及环境卫生分别设立专人管理。民族村党支部书记书记翁成根常对人说:“我们村的职工看到有落叶、垃圾,都会主动打扫,无论男女老幼,个个都是保洁员。”2010年,牧场城管局根据省市相关条例,制定了《富裕牧场城镇管理办法》,并成立了建场以来首批街道居民委员会,公开招聘了8名居委会主任,居委会在宣传法律和政策法规、引导居民提高城市文明素质、强化街区卫生等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场容区貌的变化日新月异。

  创新理念—突出三项内容,整合三股力量,做到三个结合,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突出三项内容。一是突出抓好规划这个前提。按照“优化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和谐牧场”的要求,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打造试点和样板。二是突出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民族村已被列为省级示范管理区,第三管理区被列为省级试点管理区。三是突出抓好整治这个难题。拆除存有安全隐患、污染环境的破草房,做到通路、插绿、添景,同时,对民族村自然古树、民居进行了严格的保护。

  整合三股力量。一是整合部门力量。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涉农支农项目及资金的整合,集中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整合群众力量。加强对职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努力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知法纪的新型职工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型,营造人人奔小康的良好氛围。三是整合社会力量。对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给待遇、给政策、给荣誉,扩大其影响力,形成了支持新农村建设为荣、逃避社会责任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注重与培植产业相结合。牧场在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把开发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使职工有资金、有实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二是注重与场县共建相结合。打破与富裕县的行政界限,开展多领域合作共建, 2010年,牧场实现农机跨区作业25万亩,接诊地方患者9000多人次,学校接纳地方学生400余名。三是注重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健全居民自治制度、卫生监督制度等,加强新农村的日常公共管理,形成全体居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始终保持新农村建设旺盛的生命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