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8日讯 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哈尔滨火车站迎来黄金周返程最高峰,预计日发送旅客将达到14万多人,每两分钟就有1000人进站。为此,从“十一”黄金周第一天开始,该站就实行从卖票、候车、检票、进站等各环节科学组织、“无缝链接”的方式,全力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据介绍,黄金周前6天,哈尔滨站共计发送旅客65万人,日均9.8万人,其中10月1日发送旅客14.5万人,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这样一个售票面积仅有1500平方米,候车面积10000平方米,5座站台、9条到发线的百年老站,黄金周期间平均候车面积1平方米14人,一个售票员一天最多要发售1200张车票,一个检票口一名客运员一天最多要检4800张票,安检仪1分钟高峰要通过70人安检。面对如此高峰突显、任务繁重的现状,该站在“硬件”没有潜能可挖的情况下,只能是在管理和组织这些“软件”上下功夫。
为了让每位旅客能安全及时上车,他们采取了重点部位疏导,环节有序衔接的组织方式。除站内职工还聘请了武警人员40名,黄金周期间工作人员达到了平时的4倍,在进站一、二入口处,组织旅客采取站外有序排队引导进站;候车室、天桥、地道使用软隔离带封闭的方式,人为分开进站与送站、出站旅客,避免对流交叉,确保旅客进出站通道畅通;安检实行“三检制”,即进站前预检、过机全检、候车厅抽检的形式,避免安检拥堵及漏检;对于进入检票口的旅客,为保证快速缓解候车压力,又能保证站台秩序不乱,他们采取了按照上车时间段放行的方式。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检票口的工作人员接到列车已到达站台中部的指令时,便开始检票,当第一名旅客踏上站台时,列车正好停稳,旅客到达站台便可以顺利乘车,有效压缩了候车、检票、乘车时间。哈尔滨火车站“无缝链接”的组织方式,最大限度创造了循环候车能力,实现了“小马拉大车”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