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官兵为哈尔滨市的社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讲解。图片由省减灾委提供
东北网10月12日讯(金永利 记者 印蕾)10月12日是第二十二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记者从省减灾委获悉,“十二五”期间,我省所有社区都将开展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确保每个社区和行政村都要设立避难场所、配备公共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储备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质,为困难家庭配备必要的减灾器材。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城乡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开展区域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在灾害高风险区和城市建立临时避难场所,在多灾、易灾地区开展减灾安居工程建设。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减灾活动,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建立应急状态下社区弱势群体的保护机制,强化城乡社区的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五年间,全省力争创建450个省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今年拟创建40个国家级、70个省级减灾示范社区。
当日,省减灾委等部门在哈尔滨市香坊区联合举行了大型“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立宣传板和咨询台进行减灾知识宣传。全省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张贴海报、设置宣传图板、分发避险知识手册、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减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城镇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