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4日讯 近年来,鸡西市结合反腐倡廉教育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分层分岗施教,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地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得到中央纪委充分肯定。
查找薄弱环节,理清教育思路。通过深入调研、查摆、思考,在实践中紧密联系反腐倡廉工作与党员干部思想实际,适时调整教育重点和教育内容,通过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模式,把个性与共性、传统手段与现代化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划分层次,在针对性教育上下功夫,坚持突出教育重点,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风险教育上下功夫,坚持创新教育载体,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上下功夫,真正使教育入脑入心,收到良好成效。
分层分岗实施,保障教育落实。认真剖析案件,摸清廉政风险点。2008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596起,涉及重点人员违纪违法案件124起,占案件总数的20.8%。通过案件分析和对28个重点部门廉政岗位风险的分析、查摆活动,共梳理出风险点328个,涉及296个岗位,为提高教育针对性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个性化问题剖析,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追求物质利益和人生享乐中,存在放松世界观改造,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意识差,这为提高教育实效性明确了责任,有利于在教育对象、教育层次、教育岗位上做出明确要求。
创新教育载体,扎实有效推进。2010年,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领导干部、新提职领导干部、煤炭领域党员干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参与人员及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了7个层面的反腐倡廉系列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积极改进,探索实施了说服教育、对比教育、警示教育、谈话教育、寓教于乐教育五种教育法,效果显著。
此外,鸡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教育,制度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上下形成了表彰奖励先进、督促鞭策后进的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围,助推惩防体系建设开展取得切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