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4日讯 绥化市初步建立了以县(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所为网底,比较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农民小伤小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诊治。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截至目前,这个市已经改造145所乡镇卫生院,总计新改扩建业务用房11.9万平方米,为160所乡镇卫生院各装备了20万元的医疗设备,为15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还投资2000万元推进村卫生所的规范化建设,使得当地大部分县(市)区达到了一村一所的设置标准。
目前,绥化全市有农村医疗机构1785个,其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和卫生监督所各10个,县级综合医院18个,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各10个。乡镇卫生院176个,村卫生所(室)1514个,加大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逐级办班和技能实践等方式,对乡镇卫生管理人员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全面培训。几年来,当地共投入500多万元培训经费,培训乡镇卫生院长、全科医生、业务骨干、乡村医生共计6000多人次。2010年,当地卫生部门还与19名医学生签订了《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同时完成了2011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需求的上报。
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76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使用了426种基本药物,并做到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价销售。同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贵”问题。
开展了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4%,健康档案使用率为63%。加强了对慢性病人的管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负责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达到9.84万人和5.64万人,并将8621名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范围,农村儿童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加强了农村孕产妇、婴幼儿两个系统的管理,落实了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