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施行三年 仅三成人享受
2011-10-16 08:47:46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黃晏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6日讯 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施行三年多。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休假,但要支付300%的年休假工资报酬。然而近日有调查发现,真正能够享受到有薪年假的职场人士仅有三成。

  根据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带薪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带薪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带薪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也就是说,我国职场人每年带薪休假天数应该是5至15个工作日。但近日有调查显示,近三成职场人因“有钱没闲”而放弃了休假,带薪休假在行政机关执行得最好,比例达到95%以上。而职场人中,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虽然符合享受条件,但却从没享受过带薪休假,每年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场人不足1/3。

  仅三成人每年带薪休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带薪休假在现实生活中被大打折扣。有调查资料显示,如今的职场人当中,只有三成人每年享受带薪休假;有两成多的职场人虽然符合享受这一待遇的条件,但却从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另外有26.3%的受访者“偶尔享受”带薪休假。

  哈市道里区一家大型超市的导购员告诉记者,她们节假日加班都很正常,不愿意加班就得走人,休假更是不可能的。供职于某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冯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每月完不成一定数量的保单额,工资就可能打水漂。如果哪个月休假了,就意味着这个月零工资,还有可能影响到年终的业绩评比。而年终考核业绩不合格者,是要被末位淘汰的。”

  调查资料显示,对自己的休闲状况感到满意的职场人只占两成多,超过四成人感到“不满”。在关于“钱”与“闲”的四种关系(有钱有闲、有钱没闲、有闲没钱、没钱没闲)中,近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有钱没闲”。许多都市白领抱怨说:“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状况所限”、“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是影响职场人休闲满意度的三大因素。一些职场人还分析自己是:一没闲,二缺钱,制度又不给力。他们还称这是“压力山大”的职场人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有专家指出,我国日趋严重的黄金周“景区超载”现象也说明了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庞大的游客数量和垃圾污染过度消耗着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会对景区造成重大损害。为分流游人,解决黄金周游客扎堆的现象,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事实上,带薪休假正是破解中国人扎堆旅游的关键所在。可在现实生活和日常工作中,能正常享受到带薪休假者却为数不多。

  此外,专家还指出,当前带薪休假的软肋在私企。资料显示,仅六成私企员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而在行政机关,这一比例则高达98.2%。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该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7%、96.5%和95.4%。

  诸多因素导致休假“泡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职场人和用人单位来说,带薪休假落实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人感到很“纠结”。

  A担心饭碗不保不敢休假

  记者近日从哈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在他们受理的投诉中很少有人因为企业不执行休年假制度而投诉的。记者了解到,尽管许多企业职工对带薪休年假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他们来说,短期内带薪休年假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当职工的休假权和饭碗相博弈的时候,多数职工肯定会主动放弃休假,因为带薪休假制度未落实而投诉到劳动部门的案例也很少。在许多民营企业都采用“末位淘汰”的考核制度,当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超出一定负荷时,一些职场人士就会感到压抑、疲惫,渴望休年假,但是还担心一旦休假会对工作有影响,因为企业没有富余人员来接替自己的工作,一旦出现新人接替自己的工作,自己则往往会面临下岗的危险。

  B奖罚不明和缺乏有效监管

  长期从事社会问题研究的黑龙江大学教授曲文勇指出,奖罚不明和缺乏有效监管也是影响企业对员工休年假制度落实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执行不力的单位得不到有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使得带薪休假成为员工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专家指出,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对带薪休假贯彻不力的用人单位要付出沉重的补偿代价,高昂的违法成本促成了制度的贯彻施行。而我国目前对于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去认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便有员工投诉到劳动部门,也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举证等环节和程序,员工的维权成本比较高,而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则没有明确规定,相关部门也对此缺乏有效的监督。

  C文化休闲观念存在差异

  曲文勇教授表示,东西方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我国休假制度落实不好的一个原因。这方面的文化不是专业性的,而是深入民族骨髓、代代传承不息、深刻影响群体意识的巨大隐形力量。

  比如,每年的春节,家人都必须团聚过年。届时,无论天南地北、贫贱富贵、男女老幼,大家都要回到各自的家,目标就是要过一个团圆年。正是受到春节文化的支配性影响,每逢年关,无论工作多么忙,人人都要挤出时间回家,再吝啬的领导也会网开一面,放下属的假,多发点儿钱,否则就会被视为不近人情的异类。而西方人对于休假的观念近似于中国人对于春节的观念,欧洲国家能够很好地实行带薪休假,就是因其有着根深蒂固的休闲文化。

  强制执行和监督疏导并举

  《职工带薪休年假条例》同时也规定,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又不依照《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属于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曲文勇教授指出,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能仅停留在“规定”的范畴,更不能让《条例》成为“一纸空文”,而是应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带薪休假制度的强制执行。

  曲文勇教授认为,由于目前许多企业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个萝卜一个坑,员工要休假,就得需要其他人员替补,而多数企业没有富余人员。使得带薪休假对于许多职场人来说已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许多人想休也不敢休,带薪休假成了“烫手的山芋”。这就要求劳动保障和监察部门应该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发现违规企业也应该从快从重处罚,增加其违法成本。

  专家还强调指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需要逐步落实国家给予职场人的各项福利待遇,劳动监察部门也应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采取强制执行和监督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处理好带薪休假的问题,切实让国家给予职场人士的福利政策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