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效果图
●重振百年历史商圈●推动区域经济●改善居住环境
●创造就业岗位●优化区域交通●完善区域功能配套
生活报10月24日讯安埠商圈改造项目启动,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有可能成为继中央大街和秋林商圈之外哈尔滨市的第三大商圈,其经营范围可辐射全市,纯商业总面积将是南岗区远大和松雷的营业面积总和的两倍。23日,就安埠商圈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哈市香坊区城建局的相关人士。
历史重振百年商业圈
哈尔滨已有百年历史,其开埠和商业均起源于香坊区。安埠商圈则是香坊区有着百年历史的重要商业区域,该项目的建设将重振百年商业圈。商圈内现有安埠购物广场、安埠商厦、通乡商店、红旗地下商业街及沿街商铺,商家集中,但多年来没有整体改造,整个商圈业态单一且商品档次低,制约了消费客层的扩充与发展。因此,商圈的吸附力及辐射能力较差,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地带人群购物的主要场所,购买能力较差,造成了经济效益提升潜质较弱。商业周边环境杂乱无章,小商小贩云集,形成马路市场。
经济引领区域商业发展
安埠商圈改造项目新规划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和老的通乡商店、安埠商厦、红旗地下商城等商业相结合,拟规划两栋临红旗大街高达145米和130米的点式公建大楼,将成为香坊区新地标。在红旗大街与香坊大街交界处建设一处LOFT商业综合楼,同时设置三栋酒店式公寓,形成了现代百货与传统百货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局面;并且扩大了商业规模,丰富了经营内容,完善了功能建设,提高了商品档次,营造出一个符合现代城市发展和百姓购物需要的购物休闲区域,满足了现代都市客观需求,引领区域商业快速发展与国际商业接轨,重新唤起百年商业区域的生机。安埠商圈建成后形成的纯商业总面积达近12万平方米,是南岗区远大和松雷营业面积总和的两倍。
民生改善居住环境
项目建设带来环境效益和民生的改善。目前,安埠商圈还存在近7000平方米的棚户区。通站街东端、建成厂家属楼等10余栋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住宅,楼体已经破旧不堪,大部分房屋是共用厨房和卫生间,房屋取暖是自家烧煤的土锅炉,楼内电线错乱不堪,存在一定火灾隐患。百姓还生活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火灾隐患多”的脏乱差环境中,“动迁换新房”是他们多年来的梦想。安埠商圈项目通过棚户区改造,将这些危楼一并列入改造范畴,彻底解决了百姓住危楼的社会问题,使该项目成为政府惠民的民生工程。
就业容纳近万户商家经营
创造2万就业岗位,形成固定税收。安埠商圈新建公建面积11万余平方米,可容纳近万户商家经营,可创造近2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新安埠商圈规划了阶梯性商业,其中一部分商业是将现有的商铺进行规范和提升后,集中回迁入新商场进行统一管理。项目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文化、旅游、住宅多种业态,必将带动相关行业同步增长,创造的间接就业机会远远高于直接的就业机会,必然为区域三产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每年可直接产生近3个亿的财政税收,拉动了区级财政的增收和稳固,增大了区级财政的经济实力。
交通
优化区域交通
提供四千车位
改善现有交通状况,尽最大可能优化交通组织。项目地东侧红旗大街是贯穿哈市南北的大动脉;北侧的公滨路是香坊区通往市中心的主要干道,车流量非常大,再加上去往安埠商圈购物的人很多,周围小商贩沿街摆摊,此处没有大型停车场,很多车辆在路边乱停乱放,严重制约了此处交通通行能力,给百姓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了优化该区域交通,尽最大可能对此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将地下人防工程兼做停车场,建立地上和地下停车场,提供车位近4000个,并合理规划公交车停靠站点的布局,尽最大努力优化区域交通。
休闲
新建公益性
服务设施
新建公益性服务设施,解决此处公益性服务设施差的社会问题。现有的安埠商圈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套差、不完善,一些老年人到冬季没有活动场所,只能待在通乡商店、地下商场的楼梯处。安埠商圈改造项目将新建老年及未成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站、社区图书馆、托幼所等公益服务设施,完善区域功能配套。项目周边配套设施齐全,距离银行、酒店、邮局、学校、医院、公园等步行不超过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