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报警定位杆设置三年一直被忽视被损毁
2011-10-24 10:11: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郭俊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0月24日讯 三年前,哈尔滨市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在哈尔滨大街小巷的11万根路灯杆和电线杆上贴了报警提示,并设置了7位数报警编码,报警市民只需提供报警编码,警方就可迅速锁定报警的准确位置。然而,记者在哈尔滨市街头走访发现,街头设置的报警编码有的被遮盖、有的被损毁,更为严重的是,普通市民对于编码认知度极低,本该发挥作用的报警编码却成为了摆设。

  被遮挡被损毁

  记者走访哈尔滨市几个主要街道和部分二三类街道发现,路灯杆和电线杆上的报警编码被遮盖和损坏现象颇为严重。记者在哈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上发现,一处路灯杆上的报警编码被车站的挡雨亭遮盖,人们在下面根本看不到报警编码。在征仪路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门对过的几个路灯杆上,报警编码普遍数字不全。在南岗区红军街上一处报警杆被指示牌遮挡,只露出后面的4位数字。南岗区红旗大街上,一块“汽车养护中心前拐弯200米”的指示牌遮挡了报警编码,只能看到5位数字。在道里区城乡路上,路灯杆上一家快捷宾馆的指示牌遮住编码的前两位。红旗大街与淮河路交通信号灯前,一块写有“前方路口右转行车道”的路牌完全遮挡了报警杆的编码……

  记者从哈市警方了解到,报警编码在一些三四类街道的重要性尤为重要,主要街道上发生刑事案件时,人们可提供附近的地标性建筑和标示物协助警方迅速确立案件发生地的准确位置。而在一些偏僻的三四类街道,明显标示物少,这时报警编码就显出其快捷准确的报警位置锁定功能,报警人只需向警方提供案件发生地路灯杆或电线杆上的7位数报警编码,警方就可锁定报警位置。

  被忽视被冷落

  报警编码已经在哈尔滨市设置了三年多,记者在市民中调查发现,普通市民对于这7位数编码的认知程度很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组数字的用途。

  记者在哈市道里区经纬街上随机采访了10个市民,询问他们对于报警编码的认识。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回答记者说:“这是报警电话吧!”大爷又仔细看了下路灯杆上的编码后回答:“不对,这电话少了一位数啊,这东西有啥报警功能呢?”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看了看路灯杆上的报警编码后回答:“这编码可能是管辖派出所的编码吧,是不是标示管辖区域的意思吧。”记者在学府三道街上随机采访了几个附近高校的学生,学生们普遍不知道这个编码的实际用途。

  哈尔滨理工大学陈初老师介绍说:“我爱人在派出所工作,所以对于报警编码还是了解一些,而普通市民几乎不了解报警编码的用途,报警编码设置后,向普通市民的宣传更为重要。”

  哈西派出所民警王震介绍说:“我们警方已经将报警编码整理为一个数据库进行统一户口式管理,详细记录每个编码的具体位置,报警者只要提供编码,警方几分钟就可以赶到。可是普通市民对于报警编码了解得太少了,在日常案件报警过程中,市民几乎没有使用报警编码的。前一段时间,在学府头道街有市民报案,民警在电话里询问路灯杆上的报警编码,市民找了10多分钟也没有说出准确的报警编码,耽误了出警。”

  应用范围扩大

  2010年,哈尔滨市警方将报警编码系统无偿提供给哈尔滨市急救中心,急救中心更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加载了该系统模块,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路灯杆符号,街路地理信息有了新标识。

  据了解,去年9月,哈尔滨市急救中心路灯杆编码辅助调度系统正式启用,在东北地区,120直接应用这套系统,哈尔滨急救中心是第一家。

  据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介绍,以往在交通事故、火灾等突发事件救援中,常常出现伤员和现场目击者因公路和近郊区空旷处建筑物标识不明显,或者由于心情急切说不清楚现场地理位置的情况,给救护车找寻现场造成困难。这套路灯杆编码辅助调度系统投入使用,将打破这些因伤员和现场目击者说不清、救护车找不到的尴尬局面。

  但是这套系统应用一年后,真正利用报警编码进行120急救的市民少之又少,这与市民对于报警编码的认知度低有直接的关系。警方提醒市民应多留意自己家住地附近的路灯杆编号,以备应急时迅速提供报警、求助信息。应该注意的是,要说清楚七位数字,并提供大概区域作为辅助信息,防止因数字记录不清造成查询失误。

  图为哈尔滨市征仪路上,一处设有报警编码的路灯杆被小广告遮盖。

  链接

  报警编码:哈尔滨市设立的报警编码都张贴在路灯杆和电线杆距离地面2.5米处,由于此高度是“黄金高度”,便于市民寻找。报警编码由7位数字组成,编码的第一位数字是所属行政公安分局代码;第二、三位数字是属地派出所代码;后几位数字是区域报警点编码。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