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10月24日讯 嫩江县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经济转型”重大项目为契机,集中力量搞好绿化,绿化成效显著。
为争取全县80%以上村屯达到省级绿化标准,这个县今年计划投入资金4134.54万元,造林65176亩。其中两荒造林计划11200亩,现已完成计划的88.7%;封山育林计划3万亩,已全部完成;完善村屯绿化85个,高标准绿化示范村13个,绿色通道42条190公里,计划9005亩,现已完成5885亩,占计划的65.3%;省道高标准绿化计划800亩,现已完成700亩,占计划的87.5%;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计划2万亩,其中新造能源林1.4万亩,平茬复壮6000亩,现正在进行中。城区园林绿化计划171亩,现已全部完成。
为了保障树木的成活率,嫩江县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确保造林成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设计造林地;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严把苗木、整地和栽植质量关,认真执行苗木“四证一签”制度。造林责任单位加强造林后期抚育管护,落实护林人员。同时,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政、野生动物管理、林木种子等林业执法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严打活动,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动物资源、林间草原的安全,并在加快能源林建设过程中,提早完成了100万亩能源林建设目标。去年,该县新立足于当地乡土树种,积极开展种源调查和种穗收集工作,并订购2000万根短序松江柳插穗、100万根柳插穗,造能源林1.4万亩。
同时,嫩江县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发布了《嫩江县2011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在11个国有林场共设标准地113块,其中,固定标准地47块,监测松毛虫和樟子松疱病。临时标准地66块,监测鼠害、天幕毛虫等。应监测面积874.44万亩,实际监测面积699.5万亩。实现每周一报制度,测报准确率为87%,确保全县2011年春季造林绿化用苗质量,从源头上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蔓延。为切实做好2011年造林前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县林业局制定下发了《嫩江县林业局种苗产地检疫实施方案》,对全县14个乡镇11个国有林场的集体、个体苗圃进行了产地检疫调查核实,严格把好苗木质量关,坚决把住起苗过数关,有病虫害的苗木在起苗过程中挑出并集中烧掉。对合格的苗木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不合格的下发《产地检疫处理通知书》限期处理,发现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或检疫对象集中进行销毁,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2011年全县共产地检疫苗圃面积349.4亩,苗木958万株,种苗产地检疫率为100%。为实现无公害防治,在嫩江县森防站的指导下,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多用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手段。防治面积4.32万亩,无公害防治率85%,成灾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