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0月24日讯 记者10月17日在青冈县采访时获悉:长期困扰社会的“法律白条”现象在青冈县几乎遁形:该县通过构建“执行联动”机制有效破解“执行难”。案件执结率达到97.5%,被评为全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先进集体。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黄建盛在青冈调研清积工作时,对青冈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在青冈,有一桩8年拖欠案一朝被执行的案例被百姓传为佳话:说的是该县计生委欠叶库、王朝晖、王显生债务36万元长达8年之久的事儿。该案先后经过了提级执行、交叉执行,采取了多项执行措施,但都因计生委经费紧张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执结。在此期间,3名申请人多次向绥化市人大、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省人大、省法院、省委巡视组反映情况,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这3起案件,进行了多次通报和督办。为保证这3起案件全部执结,该县迅速启动“执行联动”机制,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法院院长领衔,纪检、财政等部门协同作战,仅用两周时间就达成和解协议。在给付执行款的时候,计生委暂时没有资金,县政府通过财政预先借款的方式迅速解决。
解决执行难单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力量有限,必须整合社会力量多管齐下,施行“执行联动”机制对规避执行者进行威慑,使“老赖们”不敢打法律“白条”。
青冈探索并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执行联动”机制和威慑机制,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社会各界配合的执行工作新格局。青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执行联动”: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由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局、检察院、公安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房产处、广播电视局、人民银行青冈支行等部门为小组成员的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33条联动制度,对各有关单位如何配合法院执行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明确。
“执行联动”显奇效。该院有21件历史遗留案件,由于当事人找不到而无法执行。“执行联动”作用发挥后,通过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帮助查找,有17个当事人有了下落。有28件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通过有关部门的配合查到了可供执行财产,均得到了执行。
通过联动机制的建立,使有义务协助法院执行的部门进一步认识到协助是法律义务,而不是负担。从而使协助顺畅,执行效率提高。
威慑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联动机制下发后,先后两次在县电视台曝光“老赖”名单,有两名党员干部被纪检委警告,有4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被限期配合执行。
通过“执行联动”机制的发挥,目前,有32件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执行的骨头案得到执结,有65件案件通过小组成员部门查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
“执行联动”到底神在哪里?青冈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郭富山告诉记者:它不仅解决了当事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查、协助单位难求问题,还会提升全民的“诚信指数”。
“通过案件可以教育人们:失去诚信比失去金钱更可怕!”郭富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