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实用新闻
搜 索
哈市两年内拟增10万个停车泊位 30个立体停车楼明年进驻商圈
2011-10-28 09:15:43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慧东 何兴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资料片

  生活报10月28日讯 进入汽车时代的哈尔滨,停车难问题亟待破解。如何增加主城区停车位?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交警部门或在街头施划停车泊位,或伏案勾画着立体停车楼的分布图……“为畅通忠于职守为平安勇于牺牲”的哈市交警精神在破解停车难的行动中得以体现。26日,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给市民交出一份成绩单:在商业区、居民区和校园周边施划新增了1万余个停车泊位,预计本月底全部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随着哈市首座立体停车楼在秋林地区落成,交警与城建部门计划明年在各大商圈建设近30座立体停车楼,两年内哈市新增10万停车泊位。

  1万个新增泊位

  月底投用

  首个立体停车楼

  下月投用

  “这1万个新增泊位刚施划结束,还得想办法堵住停车缺口……”26日,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停车场管理科科长夏强告诉记者,目前哈市现有小区内停车场、单位停车场等路外停车场共计10万余个停车泊位,另外路上停车场共有4万余个泊位,仍有几十万个停车泊位缺口。中心商业区、行政区、住宅区、重点中小学及医院周边停车泊位匮乏尤为突出,违停行为高发。

  今年初开始,夏强带领全科其他6名成员经过一系列踏查、测量和规划,最终逐级上报决定重点在商业区已拍卖收费停车场、居民区周边公共停车场及学校门前专用停车场重新施划1万余个停车泊位,进一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这项工作从年初规划到5月份开始正式施划,历时10个月全部完成,截至26日,1万个停车泊位已经施划完毕,月底前将全部投入使用。

  目前,为了缓解路上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停车场管理科大力鼓励小区、公共场所增加路外停车场。“以前小区停车泊位和居民住户数只能达3户1个停车位,如今二环内小区已经基本达到1户1个停车位。”夏强告诉记者,如今哈市一些小区、商场、医院等场所开始大量配建停车泊位,已经大大提高了停车能力。

  首个立体停车楼

  下月投用

  据哈市交管、规划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哈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81万辆,除去周边县市和大货车等数量,保守估计夜晚停留在市区的机动车约有50万辆,而对应停车泊位仅有15万个,停车位建设远远落后于车辆增速。

  停车位缺口怎么堵?这个交警部门一直想要攻克的难题如今有了解决的契机。为缓解秋林地区及周边停车难现状,哈市今年在秋林地区建设了首座立体停车楼。

  据夏强介绍,秋林地区原来虽规划了一些地下停车位,但部分商家擅自改变用途将地下空间改为经营场所,所以造成该区域停车难。为此,交警部门与秋林公司经过研究确定,在该公司院内建哈市首座立体停车楼,停车楼共七层,规划116个停车泊位。该停车楼将在阿什河街设置入口,出口在果戈里大街上。停车楼建成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停车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制定,预计此处立体停车楼将在11月初投入使用。

  两年内拟增

  10万个停车泊位

  首个立体停车楼即将投入使用之际,交警部门把进一步增加立体停车楼的构想汇报给上级部门,同时向规划、建设部门提出在商圈增加立体停车楼的实施方案,计划明年在哈市各大商圈建设近30座立体停车楼,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商厦、中央大街、乐松广场、泰山电子城等商圈。

  这些立体停车楼特点主要是将车停在停车楼指定入口处,传送梯便会自动升降将车辆运送到停靠位置,一般占地50平方米可停20台左右机动车,每个立体停车楼停车数量将视占地面积而定,具体营业时间分为24小时昼夜营业、白天营业两种,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制定,但基本上不会高于目前现有普通收费停车场收费标准。

  目前,《哈市停车场规划》已经提上日程,计划以二环路内城市中心区为主,兼顾市区外围重要城市节点,预计两年内会增加总泊位约10万个,将使居民停车难和随意停车问题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