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28日讯 修路一条,富民一方。十一前夕,绥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让沿线群众经济和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更让绥芬河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舞动区域经济腾飞之翼
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业创造2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而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近5000个劳动日。因此,高速公路无疑是一个地区的生命线、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高速公路拉近了绥芬河与周边市县的距离,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有了更广阔的共享领域。同时,木材运输占公路运输的一半,公路建设降低了木材运输成本,加快了运输速度。
肖老板是绥牡高速公路沿线绥芬河市一家配货站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绥牡高速公路建成后,明显感觉到货运量增加。如今绥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更加大大提高公路运输的流通速率。“我深切感受到绥牡高速已经开始带动绥芬河公路物流产业快速增长。公路交通便利了,货流就更方便了。”
通道助力经济再提速
绥牡高速公路为绥芬河实施“5851”战略适时插上腾飞的翅膀,更为绥芬河新一轮经济发展打通“血脉”。
绥芬河如今已成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国家重要的沿边开放口岸,对俄贸易额占黑龙江省30%,占全国的10%。民贸商品市场面积近6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120亿元,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绥芬河不仅为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建筑装饰材料、果菜副食等国内长线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出口市场,进口商品也均为国内紧缺的资源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
绥牡高速公路的开通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散其功能提供助力。保税区毗邻俄远东港口群,“借港出海”的内贸货物出境不出口,陆海联运通道已开通运营,“借道西进”的外贸通道正在积极推进。目前,高速公路已开通,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中,支线机场也在积极争取,届时,绥芬河市将构筑海陆空与陆海联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这必将充分发挥保税区的国际中转功能、国际配送功能、国际采购功能、国际转口贸易功能、出口加工区功能,实现绥芬河与俄罗斯远东港口群的“内外互动、港区联动”,可以在转口贸易、交易、展示、订货等经贸活动中进一步彰显优势,增强跨国经贸合作的辐射带动能力。
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目前,在绥芬河市出城路的两侧,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建西村张大爷老两口一有时间就会到这宽敞的出城路旁走一走,眺望一下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张大爷兴奋地对记者说,过去,从绥芬河到牡丹江得两个多小时,现在好了,有了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一个上午就可以往返办事,还不耽误下午的事。
绥芬河地处边境,生活物资大多来自牡丹江等周边地区,现在有了高速公路,更为快捷,大道上的车辆明显增多,物流更畅通了。外地的蔬菜、水果和海鲜可以更安全、快捷地运到绥芬河,让百姓吃到更物美价廉的食品。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李,国庆节期间一家三口开车回密山老家待两天,然后到牡丹江镜泊湖一日游,又到哈尔滨购物游。高速公路没有开通以前,小李可不敢这样想。人们对生活需求大大提高,不仅是物资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据介绍,绥牡高速公路对绥芬河的旅游业将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