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北网10月30日讯(记者 杨林川)6月中旬,由同一位钢琴教师教授的四名孩子分获全国特长生展演黑龙江分赛区金银奖。孩子们说,他们学琴的过程,就是在听老师讲故事。
30日,记者如约见到了这4名6到10岁的钢琴小天才。据他们的钢琴教师张勤介绍,她的4名“得意弟子”戴玮、郭美萱、赵悦翔、孙庞淏,在前不久分别获得了全国特长生展演黑龙江赛区儿童A、B组、幼儿B组金银奖。
别看这四名孩子与普通同龄孩子无异,但只要他们的手指触碰到钢琴琴键,他们马上就“变身”成钢琴家,特别有“范儿”。每个音符、每段旋律在他们的手指下,都能听出“快乐”。
获得全国特长生展演儿童B组金奖的戴玮小朋友告诉记者,她从4岁半就开始学习钢琴,如今10岁的她,钢琴造诣已达到8级。虽然这这个成绩在学钢琴的同龄孩子中并不非常突出,但她讲,她的学琴过程就是在听老师讲故事。原来,戴玮的钢琴教师张勤把每个音符和指法都编成了一段段故事——高音音符就像是一位梳着卷发的妈妈;低音音符是长着大胡子的爸爸……
全国特长生展演黑龙江分赛区幼儿B组金奖获得者赵悦翔小朋友,是大伙儿眼中的“淘气包”,朋友们建议让赵悦翔的妈妈带他去学习钢琴,说能够让孩子变得安静,又能陶冶情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当时4岁的赵悦翔被妈妈带到钢琴老师身边,开始学习钢琴。“这一学就是两年,孩子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赵悦翔妈妈告诉记者,孩子获得奖项归功于钢琴教师的“快乐学钢琴”教学方法。孩子的性格也有了如此大的改观,让她心里非常高兴。
“很多家长抱着‘速成考级’的心态让孩子学习钢琴,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冰城钢琴“四小灵童”的教师张勤说,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想要孩子在年幼时接受并掌握这门艺术,需要的是让这些小钢琴家们在快乐中学习。
张勤告诉记者,她从3岁开始学习钢琴,最了解孩子学钢琴的难度与兴趣点,她也见过很多孩子“被学琴”,往往让本来很有天赋的孩子们厌倦钢琴这门艺术,甚至在性格上变得自闭。一些“被学琴”的孩子,往往在考过钢琴级别后,就忘记了怎么弹琴。看到这些“被学琴”的孩子们,身为钢琴教师的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专门针对儿童学习钢琴的方法。她告诉记者,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钢琴这门艺术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