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日讯 消费者花高价办理美容院或健身房的会员卡,结果在接受服务时,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或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近日,省消协接到了多起关于美容卡、健身卡方面的投诉。对此,省消协发出警示,在办理会员卡进行“预付式”消费时,消费者应与商家签订书面协议并在会员卡内少存现金,以减少消费风险。
今年8月,哈市的贾女士以“预付式消费”的形式在一家美容院办理了一张会员卡,在消费了几次后,该美容院搬迁到其他地方。由于美容院地址的变更使贾女士不便于再去该美容院进行美容,她提出了退卡申请,结果美容院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10月初,贾女士发现这家美容院改名了,后来再去时,发现这家美容院竟“人去楼空”。最后,贾女士一纸诉状,将该美容院的法人告上了法庭。
省消协表示,近几年,美容、健身服务多采取“预付式消费”,从投诉情况看,主要存在信誉质量难保证、合同不公难问责、店主“蒸发”难履约、发生纠纷难解决等问题。对此,省消协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预付式消费请注意!
一、选择可信赖的服务机构,对于折扣特别多的年卡要特别警惕,还要先查验商家营业执照,了解商家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尽量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商家。
二、办卡时要与经营者签订书面协议以利维,了解预付式消费卡(券)的功能、使用范围、使用期限、消费规则、优惠幅度、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细节,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
三、消费者在办卡缴费后,应向经营者索取消费清单和发票,最好索要相关的书面承诺,以备发生纠纷时充分举证。
四、要根据实际需要办卡,尽量选择金额小、期限短的预付卡,这样出现的变数和风险较小,不要轻易相信“终生服务”的承诺。
五、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有义务承担起监督、举报的责任,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要积极维权,一旦遇到商家携款潜逃或涉嫌经济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