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三楼民宅被灌浆 一夜水泥一尺厚铺满70平米地面
2011-11-02 09:18: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松岩 张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沈先生家一尺厚的水泥。

水泥从卫生间的烟道孔流进。

客厅内灌满了水泥。

  东北网11月2日讯 呼兰区居民沈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今早回家时,发现自己家地面被水泥和石子混合物覆盖,水泥已经凝固,房门、家具等已经被水泥粘牢。经初步测算,水泥有30多厘米厚。有家却不能回,沈先生很着急,他不明白一宿没回家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门窗都锁得好好的,这些水泥是从哪里来的呢?

  居民:家里一夜灌满一尺厚水泥

  上午10点左右,记者赶到位于呼兰区建设路计委楼1单元301室的沈先生家,他的房子是三屋一厨的老楼。记者看到,屋内的客厅、走廊、卫生间、厨房都灌满了水泥和石子的混合物,覆盖地面的水泥厚度约30多公分,水泥已经凝固,踩上去硬邦邦的。两个卧室的门被凝固的水泥固定住,无法打开;客厅的椅子、沙发、茶几也被水泥粘住,无法挪动;卫生间的门已经被水泥撞破,里面的马桶、纸篓等被水泥完全覆盖,看不清原样。卫生间的棚顶已经损坏,顺着卫生间的棚顶耷拉下来一根管子,管子上方是一个烟道孔。沈先生怀疑水泥就是从烟道孔里流下来的。

  据沈先生介绍,他昨天下午4点多离开家,临走时把门窗都关好了,一晚上没在家住,今早9点回家开门时感觉很吃劲,费了好大劲才把门拽开,打开房门一看傻了眼,地面被水泥和石子灌满了,而且已经凝固。沈先生称起初还以为走错了房门,等反应过来时,他找到了呼兰区城管局,两名工作人员来后表示这事儿不归他们管,然后就走了。

  沈先生告诉记者,他家房子使用面积90多平方米,现在已经被水泥覆盖了近70平方米,水泥经过一宿已经凝固,而且刨开水泥也肯定会破坏地面,但最要紧的是现在一家人上哪里住呢?


 

  施工方:记者继续采访容易挨揍

  住在沈先生家对门的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沈先生家的状况可能是楼顶施工造成的。李女士说,这个小区是老式小区,设施比较陈旧,又紧邻街面。今年,政府和居民各出一部分钱将居民楼墙面进行了粉刷并换了塑钢窗,工程干了半年多也没完工。前一段时间,一伙人到楼顶施工,据说是进行“平改坡”工程。

  根据李女士的指引,记者顺着梯子爬上楼顶,看到有三四个工人正在干活。记者上前询问他们是哪家建筑公司的,其中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今天包工头临时雇的人。另一名工人告诉记者,沈先生家里灌进的水泥很可能是10月31日“和灰儿”的人干的,他们图省事儿,白天打好桩子晚上灌灰,一宿就干了,不耽误活儿,没想到水泥顺着烟囱道灌进沈先生家里了,现在那几个人已经不知去向。

  记者下楼见到了一位自称该工程负责人的光头男子,他拒绝透露姓名,并称这个工程是他包的,有什么事情就问他。记者问他是哪家建筑公司的,是否有施工资质,光头男子勃然大怒,嘴里骂骂咧咧的说,“我啥手续都有,就是不能给你看,你再在这里容易挨揍,揍你我都不用亲自动手!”记者见状只能离开。

  施工责任人:同意赔偿

  记者陪同沈先生几经辗转找到发包方——得利商务酒店张总经理。他表示,沈先生所在的居民楼正在进行“平改坡”的楼顶改造,这个工程是由他来负责具体施工的,现在干活的人都是他雇的,没想到发生居民家里被灌水泥的事儿,属于好事儿没办好。

  张总经理表示会马上组织人员对沈先生家里进行清理、维修,并赔偿损害的物品。至于沈先生一家的居住问题,他表示会腾出房间供他们一家暂住,直到沈先生家修好为止。

  记者手记

  希望相关部门把好事办好

  近年来,政府为百姓的“安居工程”做了很多工作,如旧楼进行“平改坡”改造,让居民不再住漏雨的屋子;粉刷楼体外墙面,让城市面容显得更美观;换塑钢窗,让百姓住上暖屋子;换防盗门,让百姓生活更安全等,切切实实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儿,百姓们也由衷的感谢政府。

  但一些“安居工程”在施工时也常出现一些“败笔”,如本文沈先生家被灌水泥,有家回不了;借着“平改坡”私接楼房;安的塑钢窗不严实,缝隙大,反而不保暖;安的防盗门不好使等等,反而给居民生活带来困扰。

  我们希望,如果施工方在执行政府惠民、安居工程的时候再细心一些,或许像沈先生遭遇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希望相关部门能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百姓安居乐业。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