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薯经济”升级带来“种强销旺”
2011-11-05 15:34: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志伟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5日讯 作为我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齐齐哈尔马铃薯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时间成为我省马铃薯产业的“晴雨表”。

  今年,按照全省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齐齐哈尔市提早行动抓促销,鼓励加工促转化,动员贮藏保增值,使马铃薯销售、加工、贮藏呈现良好态势。

  为加强销售工作,市委市政府组成3个党政考察组共17人(次),分赴福建、陕西、辽宁、山东等4省9个市(县、区),通过采取走企业、访大户、查田间、看贮库、听介绍等方式走访客户50多人。与福建省马铃薯种薯产业考察团一行签订7.8万吨种薯购销协议。各县(市)、区主动寻找市场,迅速转变“种强销弱”局面,减少中间环节,开启农产品营销的新思维,探索出一条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

  开通专列马铃薯营销直达南方市场

  9月15日,我省首列马铃薯营销专列从克山县直通广州;9月20日,36辆商品薯营销专列从克山直奔郑州;9月26日、9月30日、10月5日,装载着马铃薯种薯的专列相继从讷河起运,发往漳州、厦门、宁波。通过政府搭台,实现了产区与销区直接对接。同时,齐齐哈尔市加工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共收购马铃薯约70万吨,开工率达94%。不知不觉中,小小的马铃薯成为农民眼中的“金蛋蛋”。

  在马铃薯产品跨出省门、走向全国的欣喜之余,回头细细品味,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足迹坎坷不平。

  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定为推动农业科学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精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建立了种薯、商品薯和专用薯生产基地。由于今年采取选用良种、增加投入等措施,全市播种面积达到207万亩,产量达372万吨,平均亩产1.8吨,马铃薯生产获得大丰收,为近几年来的最好收成。

  与市场连接不紧密,一直是制约该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而五列马铃薯外销专列成功南下,终于冲破了以往“种强销弱”的坚冰,开启了全省马铃薯外销的先河。

  截至10月8日,齐齐哈尔市通过铁路外销马铃薯1.89万吨,铁路外销商品薯1.16万吨,种薯7230吨,积极组织汽运外销,共销售马铃薯56万吨,其中商品薯49万吨,种薯7万吨。通过市县政府组织对接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全市种薯和商品薯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今年又有3个省的22个市县与齐齐哈尔市马铃薯经销企业进行供销合作,增加采购量约9.5万吨。

  针对原种繁育数量少、贮藏设施少,本地种薯应用比重低、品牌知名度低等“两少两低”的情况,这个市从强化种薯繁育、贮藏、应用、对外销售等方面入手,积极做大、做强马铃薯种薯经济。讷河市一直把良种繁育推广作为增强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引进马铃薯大垄标准化栽培、机械播种、平衡施肥等新技术。

  目前,讷河市具有原种生产资质的企业和合作社有6家,今年共生产微型薯650万粒,原种一代3000吨,原种二代4.5万吨,良种25万吨,原种种植面积达2000亩。

  加大贮藏利用季节差马铃薯坐地生“金”

  以往齐齐哈尔市马铃薯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10%,贮藏设施不足,使齐齐哈尔在市场供应上失去了优势,没有了“话语权”。

  提升贮藏能力,利用季节差让马铃薯坐地生“金”,鹤城人思路大开。目前全市已建成贮藏窖(库)1.58万个,其中简易窖1.57万个、标准窖(库)50个,贮藏能力14万吨,正在筹建的标准窖(库)100个。

  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拿出5000万元建立贷款担保平台,融资6亿元扶持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鼓励加工企业建立大型贮藏库、合作社或大户建设贮藏窖、农户自建贮藏窖,形成多元、多层次建设格局,实现贮藏设施经营方式灵活多变,以适应市场需求。专家测算,通过窖储调控,错时销售,每吨可多获利400元以上,全市鲜薯延后销售每年增加收益5680余万元。

  美国麦肯公司原料供应商已进驻甘南县长山乡,正在建设1万吨马铃薯贮藏库,10万吨马铃薯膨化食品加工项目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土地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筹备工作;讷河市正在与中粮集团洽谈变性淀粉加工项目,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引进精深加工项目来增加就地转化比重,提高马铃薯附加值。目前,中型以上加工企业开工36家,预计今年加工量约为110万吨,同比增加90万吨以上。

  依安奈伦淀粉工业有限公司以当地丰富的优质马铃薯为原料,生产高纯度、高黏度马铃薯淀粉,增强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如今,已收购马铃薯8万余吨,可年产1万多吨马铃薯精淀粉。

  多路进财让更多农民腰包鼓鼓

  今年,齐齐哈尔市充分利用马铃薯上市早的时间优势,迅速打入销售区,在马铃薯销售上主动出击,让农民通过营销实现了增收。数据显示,全市马铃薯外销抢占市场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以上,带动市场行情明显走高,主产区马铃薯销售价格比周边地区每公斤高出0.2元;根据当前市场行情看,每吨马铃薯贮藏增值160元,目前全市已完成贮藏30万吨,可实现贮藏增值4800万元;由于农民内销马铃薯也较早,相对于后期出售,每公斤马铃薯最少增收0.06元;订单销售的种薯,受外销拉动,每公斤纯效益增加0.1元。主产区的薯农通过营销可增收1.36亿元,每亩马铃薯增加效益87元以上。

  改变过去先研究田间地头再研究市场终端的思路,实现马铃薯由“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适应市场经济,扩大市场份额。齐齐哈尔走出了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经济规律,更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新路。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