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八成新生上大学不迁户口 “农转非”不再吃香
2011-11-06 09:06:22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马晓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6日讯 考上大学、拥有城镇居民户口、成为干部身份……在过去,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农民子弟“鲤鱼跳龙门”的绝对捷径。拥有一个城镇户口意味着将享受诸多的城市居民福利和好处。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却不再把户口迁到学校,而是留在原籍。记者在哈市多所高校了解到,近年来入学迁户口的学生逐年减少。今年新入学的学生中,把户口迁到学校的更是少之又少,粗略统计,平均不到两成。

  2011级大学新生迁户口者寥寥

  “迁户口?我才不迁呢,我把户口放在老家很方便,而且还可以得到很多实惠。”这几天,记者在哈市部分高校采访,所问到的学生,入学后将户口迁到城市的寥寥无几。

  据东北农业大学户籍部门介绍,今年该校招收的6000名新生中,将户口迁到学校的不足200人。而记者从哈工大基础学部本科生院了解的情况也基本一致,2011级新生迁来户口的只占新生总数的1/4。

  “这几年一直是这样,我们接触的新生中迁来户口的越来越少。这里面有多种情况,一线城市户籍、外省中小城市户籍和省内生源包括农村生源都不一样,但总体上确实折射出户口在大学生们的心里和生活中都不在那么重要,上大学改变身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哈工大基础学部本科生院的刘鹏老师感慨的说。

  农村户籍“红利”增多“农转非”不吃香

  现在的农村大学生为何不愿迁户口、实现跳“农门”?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人士。他们指出:农村学生不愿迁户口,是因为户口在农村可以拿到不少补贴。近些年,农村城市化进程很快,土地补偿、征地补偿、折迁补偿等等,许多补偿全部是按户口发放,农村学生考取大学,一旦将户口迁入城市,将会失去这些补偿。采访中,一些高校学生还告诉记者,现在在农村,迁出户口容易,要想再迁回去就很难了,原因还是利益问题。

  哈工大能源学院2011级新生徐帅的户口是北京的农村户口,没有任何分歧,全家人都同意她户口留在原籍,原因非常简单。“我毕业后还是打算回到北京去,而且最主要的是我是农村户口,和户口连着很多优惠,户口迁走了,这些就没有了。”徐帅介绍,按照北京的规定,她家所在的北京郊区如果拆迁,农村户口每个人可以免费获得20平方米的面积,没有农村户口就不能享受这种优惠。按照目前当地每平方米7000、8000元的房价,这就节省了10多万元。考虑到这些,还是把户口留在原籍更实惠。

  一线城市生源就业仍回家迁户口没必要

  徐帅的同学刘祺来自上海,说起毕业的去向,他斩钉截铁地表示:“我肯定是要回上海的。”哈工大的学生中,外省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其中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迁来户口,根本原因就是就业目标仍然是自己的家乡。“我在哈工大的所有上海老乡都没有迁户口,既然自愿,我们就没必要折腾了”刘祺介绍。

  一线城市落户难度极大,把户口迁到学校,万一毕业时没有在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再想落回去可就困难了。因此,大多数一线城市的生源都会先把户口放进“保险箱”。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一线城市户口的“金贵”。

  我省规定省内院校本省生源不用迁户口

  通过上大学实现“农转非”如今在我省已经不再可能,2009年我省出台规定:省内院校本省生源,大学入学不再用迁户口到学校。

  “当初为什么上大学要迁户口?不是为了农转非,而是为了粮食。”省公安厅户政支队支队长李大为说:“2000年以前,户口与粮食关系是挂钩的,户口不迁到学校,这个学生的口粮就解决不了。但2000年我国粮食制度改革,粮食关系不再与户口挂钩,迁户口现实意义不大了。”

  据他介绍:2003年,公安部的便民措施中规定,大学生入学自愿选择户口的迁或留。经过了6年的实践,2009年,我省公安厅下发文件,规定省内高校的省内生源一律不迁户口。这项规定在学生中的影响却没有想象的“轰动”,很多学生表示,农业户口的“吃香”让他们早就不想“农转非”了,这项政策省得家里人为这纠结。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