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双增工程助力农业腾飞
2011-11-07 09:54:4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7日讯 齐齐哈尔市实施农业“25531”双增工程,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及一系列增产措施,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腾飞架起“高速轨道”。“25531”即:实施2000万亩玉米、500万亩水稻、500万亩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到2015年,实现粮食产能300亿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齐齐哈尔市现有耕地面积3500万亩,但目前大豆等低产、低效作物面积较大,仅大豆面积就在1248万亩,种植结构调整还有很大空间。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仅有306.1公斤,大多数耕地处于一、二、三积温带上,积温高,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齐齐哈尔市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政策,以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为契机,对高产创建区玉米、水稻、马铃薯种植情况、面积分布、发展潜力以及农机、水利设施机械全面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对重点项目搞好规划设计,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玉米、水稻、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资金支持。通过广泛发动、效益带动、信息引导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特色作物。在东北部大豆产区的克山、克东、依安、讷河大面积增加玉米种植,在西部泰来、龙江、甘南和富裕、梅里斯增加水稻面积,东部和北部克山、讷河、甘南增加马铃薯面积,使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积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和现代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重点装备先进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提升机械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切实抓好重点水利项目龙江花园水库、江西灌区立项工作和尼尔基下游配套灌区、卫星运河、兴旺、富西、富南灌区的建设。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市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示范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尤其是加快大宗农作物优良品种引进步伐,加快普及推广农作物优质专用品种,扩大应用面积,不断完善创新技术集成体系,示范推广玉米、水稻和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高产攻关创新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进一步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围绕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加速培育和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依托“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品牌,把实施品牌战略和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紧密结合,通过培育、整合和推介品牌,做大做强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产品,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