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7日讯 10月25日下午,让胡路区法院八楼大会议室,每月一次的申请执行人联系会如期召开,这次参加的申请人有30多人。会场内气氛异常热烈。
法院院长、分管执行工作副院长、执行局局长就坐于主席台,院执法监督办公室的监督员也参加会议并进行监督,台下申请执行人与全体执行局干警面对面分坐两侧,你问我答,有来有往;你问题尖锐,我有据可查;你提供线索,我抓紧记录。院、局领导能确定的执行方案与措施当场拍板……
一名申请人举手发言,他说自己的案子虽然才申请一个月,但是觉得才两万块钱的标的,应该差不多了吧。承办法官赶紧找出卷宗和写实记录本,向当事人和院领导讲述了前一段执行工作的进展情况。承办人汇报道:“因为该名申请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自己已调查了3家银行,已查封被执行人名下仅有的2000元存款,经过调查已查出被执行人在一家私企打工,每月有固定的收入,承办人下一步决定与其单位联系,按月从其工资中执行部分款项。”这名申请人看到仅一个月时间,承办人已做了这么多的工作,表示理解并感谢法院做的工作,满意得走了。
“还有谁要发言?”董玉武院长话音刚落,十几名正在窃窃私语的申请人停止了讨论。他们中的一个站了起来,犹豫了一下问道“董院长你的干警不作为,你管不管”,董院长立刻严肃地回答“当然要管,而且要严管,只要情况属实该处分的处分,该调离岗位的调离岗位!”句句话语掷地有声。这名申请人心中有了底儿,一指身后的十几个人说,“我们是被拖欠了100多万元工资的农民工,这个案子在你们院已经立案快一年了,至今没有回音,我们要求给个说法!”院执行局局长打开记录本,请那位申请人讲一下案件的情况。申请人讲道:“我们一共173人,在大庆某化工有限公司工作,被拖欠工资,公司负责人也不知去向。起诉后法院作出判决,被告某化工有限公司应给付拖欠我们的工资100万元。我们也申请了财产保全,应该不难执行吧,可是我们年初就立的案,现在也没有结果”。听完申请人的一席话,董玉武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因该案事关众多农民工的利益,院局领导曾多次开碰头会进行了研究。
承办人拿出厚厚的卷宗,原来执行程序启动后,已查封的100吨原煤因天气原因已经自燃,原告提供的可执行的物品已无法进行拍卖。面对此种情况,执行法官经过深入调查了解,迅速查封了原告没有提供的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其它财产。查封物品在大庆无法评估,需要到省里的评估部门进行评估后才能拍卖,但是原告代理人和代表通知法院,他们没钱交评估费用。承办法官及时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为尽快执行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院领导经研究决定,由法院垫付评估费用2万元,于是评估顺利进行,评估报告出来后,双方均表示认同。法院依法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正当执行工作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个令办案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市农业银行突然向法院提出异议,称被查封的物品已经抵押给该行,并提供了相关抵押手续,法院经调查后确认抵押属实。在山穷水尽的时刻,经过案件承办人的不懈努力,本案已经有新的重大突破,但因为涉及办案机密,以及下一步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他信息就不便透露了。
十几名农民工,听说案件已有重大突破,看着承办法官手中的查封裁定、评估报告、拍卖、执行异议等相关材料,听着这起案件曲折的执行过程,脸上露出信服的表情,但是他们仿佛欲言又止。董玉武看出他们仍然有话要说就鼓励道,“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问,我们工作非常忙,能抽出一整个下午很不容易的,你们多提意见,我们工作质量提高了,你们的权益就能更好的得到保障!”董玉武一番坦诚的话,让当事人打消了顾虑,他问道“刚才听了你们办案的过程,出了很多次差,这差旅费谁出呀,以后执行回来钱,是不是就分摊到我们申请人身上了?”“这个问题问得好,”分管执行工作的刘登斌副院长说道,“这个问题是你们担心的,也是我们院领导担心的问题,为防止办案人向当事人吃拿卡要,我们院给执行局配备了6台执行车辆,24小时保障执行工作,每人配备一台电脑,一部座机电话,一部手机,每年2000多元的话费。对差旅费、修理费、油料费等执行费用全部实报实销,所以你们在这个问题上大可放心,我们有完善的物质保障,不需要当事人拿一分钱。听了院领导的介绍,那名当事人满意的坐了下来,其他当事人也频频点头。
虽然看到当事人已表示满意,但刘登斌仍批评案件承办人“为什么没向当事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导致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合理怀疑?”这一问,那十几个农民工朋友不好意思了,他们赶紧替法官辩解,因为人数众多,众申请人推选了代表人,这几天他们十几个刚从老家回来,还没联系上代表人,听说法院有这个联系会就直接跑来了,不能怪执行法官。
……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失,当事人与法官们的交流与感情也不断深入。渐渐地很多法官坐到了申请人席,申请人也来到法官的身边,交流最新的线索,探讨下一步的执行方案。很多第一次参加会议的申请人由看看热闹的心态,变得认真起来。他们看见了,也感受到了让区法院这个制度不是走过场,是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办事,请老百姓监督。
下班铃声已经打过很久了,会议才接近尾声,在这次会上又收集到十几条重要执行线索,落实了15起案件的下一步执行方案,也化解了很多当事人心中的疑问。最后,董玉武拿出一封信,他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读一封信,说实在的,我打开信前,真有一丝紧张,我怕是告状信,但我又一想,我院有这么好的申请执行人联系会,可以当面‘告状’,为什么还要写信呢?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的执行干警,你们为让胡路区法院争了光,这是一封表扬信。”
原来,一名年青的执行干警,加班加点地分三次为当事人执行回来欠款,可他不喝当事人的一口水,不抽当事人的一支烟,当这名申请人得知这名干警年仅6个月大的孩子正在住院的事后,就到医院看望又被拒绝了。无法表达的感激之情使这名申请人寝食难安,他给董玉武院长写了一封信:“这样公正执法两袖清风的好执行官,是贵院培养出来的好干警,是群众信得过的好公仆,让胡路法院是我们老百姓信得过的好法院。”
在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中,让胡路区法院始终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想足办法、下足功夫,从2006年开始,实施申请执行人联系会制度。在申请执行人立案的同时,即向其送达“申请执行人参加联系会通知书”,每月25日下午每名申请执行人均可参加由院长或分管院长主持,全局干警参加的申请执行人联系会。
联系会制度揭开了执行工作的神秘“面纱”,公开执行成果与执行进度、公开接受院领导与申请人的监督,公开下一步执行方案与措施,真正实现了阳光执行。自该制度实施以来,无一起越级有理访执行案件发生.截止到10月25日,该院2011年新收执行案件执结率达到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