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8日讯 8日是今年的“立冬”节气,它表示冬季的开始。但农历上的“立冬”并不是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通常人们往往以为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立冬表示节气变化,每年的时间相对固定,都在11月7日或8日。而由于每年气候条件不同,入冬早晚差异较大,时间差可达二三周。据省气象台观测,10月27日哈市已经入冬,而“迟后”的“立冬”这才来。
立冬时节,由于此时地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此时的冷空气带给我们的感受,已不再是秋风送爽,而是带有冬天意义上的大风降温了。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今年的气候偏暖,这种季节的转换,冷空气的强劲程度,来得不是那么明显剧烈,市民还没有明显感受到冬季的到来。而且记者了解到,今年“立冬”最高气温虽与去年相近,但最低气温为-4℃,比去年的最低气温-8℃,还是高了4℃。
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极易引发感冒等疾病,市民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做好保暖御寒的措施。饮食方面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御寒能力,如牛奶、豆制品、海带、贝类、鱼虾、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从蔬果中摄取,多吃萝卜、青菜、苹果、香蕉、枣、梨、柑橘、核桃、杏仁等果品。冬季少食生冷,要吃热饭热菜,喝热水。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