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0日讯 夫妻俩肤色很白,女儿肤色却很黑,做个亲子鉴定大家都解了心疑;大款爷爷带着刚出生的孙子去做亲子鉴定,捎带给自己和儿子鉴定了一下,却发现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随着亲子鉴定技术的成熟,鉴定机构越来越多,前来进行鉴定的人也不断增加。但事实上,经过鉴定后,“非亲生”率并不高,只占到15%到20%。同时,面对网上涌现的通过“邮寄样本”进行的亲子鉴定,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顾明波提醒,省公安厅鉴定中心进行民事亲子鉴定都采用现场采集血液作为鉴定的样本,网上邮寄样本显然会影响到鉴定的准确率和成功率,所以这种鉴定不具备法律效力。
鉴定主体:申请人九成是父亲
据了解,现在很多亲子鉴定中心的鉴定都划分为两种:“个人鉴定”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被鉴定人必须亲自到鉴定中心,提供户口、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以及相关部门的委托书,由鉴定中心采集鉴定标本,经过一系列的司法程序完成鉴定。而“个人鉴定”要便捷得多,可以匿名,可以按照鉴定中心的要求邮寄鉴定的样本,样本除了血液外,还可以是带毛囊的头发、口腔轼子(口腔内的上皮细胞)等,费用网上支付,结果邮件传送,被鉴定人完全可以不露面就能拿到亲子鉴定结果。据介绍,个人鉴定不具法律效力,结果仅供个人参考。
我市一家亲子鉴定中心隶属于我市一家二甲医院,是独立于公检法系统之外的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这家亲子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个人鉴定的流程:在中心网站上下载、填写“鉴定申请表”,可以匿名;按照中心的指导采集鉴定的样本;到当地邮局汇款,并将汇款凭证复印;将鉴定申请表、样本、汇款凭证复印件一起快递到鉴定中心。鉴定中心在接到邮件,确认样本可用之后,在8个工作日之内完成鉴定工作,并根据申请人留下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用电话或邮件等方式告知鉴定结果;在第10个工作日以内鉴定中心会将正式的鉴定报告以电子邮件、特快专递等方式送达。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在接受的个人鉴定中,匿名、邮寄样本的方式占了九成以上。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业务是来自外地的,这家鉴定中心在全国19个省市都有代理机构,还有很多申请人是通过网络联系的。即便是哈尔滨本地的业务,申请人很多也采用邮寄、匿名的方式进行。而中心为了给客户保密,在邮寄报告时,运单上也不会体现出亲子鉴定、DNA等“敏感”字样。
据了解,亲子鉴定的申请人中孩子的父亲占到九成,咨询者也多为男性。在判断孩子血缘关系时男性处于弱势,母亲往往更清楚孩子到底是谁的。从亲子鉴定的火爆现象来看,中国父亲对孩子是否亲生表现得很在意,这与中国传统的血亲观念有关。另据统计,80%的鉴定结果是“确认亲子关系”,足见多数男性对孩子亲缘问题的狐疑是被否定的。
鉴定原因:解开多年心底疑惑
因为个人亲子鉴定的便捷,当心存疑虑时“悄悄地解解心疑”就不再是什么难事,甚至可以在孩子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于是亲子鉴定中心里的故事也渐渐多起来
——一对“白”夫妻生出“黑”女儿
去年10月,我市这家亲子鉴定中心接到一位男士的咨询电话,详细地询问了亲子鉴定方法、流程、准确率等事宜。没过几天,这位男士带着妻子,拿着鉴定样本亲自来到中心,要求进行亲子鉴定。
原来男子任先生和妻子结婚多年,女儿10岁。在女儿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发现他们夫妻长得都很白,可是女儿的肤色都一直很黑。小的时候老人总说长大了就白了,可是眼看小婴儿长成了大姑娘,皮肤还是很黑,眉眼也没有和自己相似的地方。有一次朋友聚会,一些口无遮拦的朋友开玩笑:“这女儿到底是不是你的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女儿到底是不是亲生的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一次酒后,任先生无意间提及此事,令妻子非常不快。事后任先生向妻子表明,自己从来没有对妻子产生过怀疑,只是担心会不会是在住院期间被医院给弄错了。丈夫如此一说,妻子的心里也有了疑虑。在此后的日子里,这种疑虑深深地折磨着夫妻俩,女儿乖巧、学习上进,是家里的开心果,可是一想到孩子与夫妻俩长得不像,两人的心都快被撕裂了。夫妻俩左右权衡之后,决定不论什么结果总要知道真相,于是二人带着女儿的血样来到鉴定中心。
一周以后结论得出,女儿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当电话通知任先生结果时,他在电话那端泣不成声。
——孙子是真的儿子是假的
孙某是我市一个地产商,事业做得如火如荼。不久前儿子又喜得贵子,升级为爷爷的孙某备感家庭事业处处顺心。为了表示一下爷爷的心意,孙某决定将自己的一处别墅赠给孙子,在准备更名过户时,有人提醒孙某,儿媳和儿子是奉子成婚,这孩子到底“来路”正不正,不如做个亲子鉴定。
孙某带着儿子、孙子到鉴定中心办理相关手续采集血样,孙某对亲子鉴定很好奇。可能是不差钱吧,也可能是对亲子鉴定的准确性有所怀疑,孙某要求也采一份血样,鉴定一下他和儿子的关系,来验证一下结论的准确性。但是当所有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给孙某带来的却是致命的打击。孙某最初的疑虑打消了,孙子的确是儿子亲生的,但是儿子却不是他亲生的。工作人员说从那以后再没有孙某的任何信息,这个结论对谁来说都难以承受。
鉴定结果:“非亲生”率并不高
其实“亲子鉴定”的用途非常广,人们惯性理解的“鉴别是不是亲生子”只是亲子鉴定的用途之一。据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顾明波介绍,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事务管理上,对亲子鉴定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出国移民,父亲或者母亲已在国外获得居留权,在申请将自己的孩子带出国时,就必须要提供相应的亲子鉴定结果;比如落户,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孩子的户口没与父母在一起,当孩子需要将户口迁到父母的户口上,并确定父子或母子关系时,如果相应的佐证不足,户籍部门也会要求提供亲子鉴定结果作为落户的参考;还有财产继承时,有时也会需要相关的鉴定。顾明波介绍,不久前一个突发事件中丧生的焦先生(化名)家属在处理遗产时就出了问题,一个自称也是焦先生儿子的陌生男孩要求获得应有的遗产。按法律规定无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都拥有继承权,出现这种情况非婚生孩子的亲缘关系用亲子鉴定的方法是最准确的。
在亲子鉴定业内,因为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而要求鉴定的人被称之为“特殊人群”。顾明波介绍,目前特殊人群的鉴定申请只是所有民事鉴定申请中的三成,在最终的鉴定结论中也只有15%到20%是“非亲生”的结论。“并非像社会上传言的那样高比例。我们中心每年接受的民事鉴定申请都在增加,但是增加部分大都是那些社会事务性需求部分,‘特殊人群’数量还是相对稳定的。几年前曾经有过一段逐年上升的趋势,那是因为亲子鉴定刚刚被人们认识,对于有相关疑虑的人群来说终于有了解决方法,所以申请鉴定的人数出现过小高峰。但是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认知能力的提高,亲子鉴定也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鉴定人数也趋于平稳。当然因为我们是司法鉴定机构,不受理那些匿名、邮寄样本的申请,所以可能一些‘特殊人群’会直接选择网络上那些更具隐密性的鉴定方法。”
顾明波说,省公安厅鉴定中心进行民事亲子鉴定都采用现场采集血液作为鉴定的样本,基本不使用毛囊、口腔轼子等样本。因为目前的技术血液样本可以达到100%的准确率,其他的样本准确率会相对下降。对于“网上邮寄样本”,他表示疑虑:进行亲子鉴定样本的采集、保存环境都有严格要求,邮件邮寄过程的环境显然不符合相关标准,邮寄样本自然会影响到鉴定的准确率和成功率,所以这种鉴定不具备法律效力,同时错误的结论也可能会毁掉一个或多个原本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