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实用新闻
搜 索
哈尔滨安居工程惠及8万困难家庭
2011-11-20 09:14:1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丽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20日讯 哈尔滨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实施“中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两年来,市区8万余户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市历史欠账较多,截至2009年底,哈市四环内老城区棚户区总面积1134万平方米。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保障民生的工作要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改善民生的突破口,制定了棚改总体规划,计划利用3年时间消灭四环内棚户区。哈市把棚户区列为全市关注民生的“一号工程”,大胆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新路子,两年来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824万平方米,棚户区总量削减一半以上。在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中,哈市实行了政府主导、全市统筹的运作方式,无论是成片棚户区、零散棚户区,还是铁路沿线棚户房,全部纳入全市棚改计划盘子和改造范畴,把棚户区“一网打尽”,并创立了先建后拆、边建边拆、易地安置新模式,通过真诚惠民的一系列举措,使棚改真真切切成为一项惠民工程。通过棚改,改善了棚户区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家庭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同时,通过棚改易地安置、集中建设,改变了城市面貌。

  哈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一是实现廉租住房应保尽保。保障对象由最初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扩大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保障方式从原来的租赁补贴为主逐步向加大实物配租方式转变,两年来政府为4422户家庭实物配租了廉租住房。二是经济适用住房加大供应。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实物建房与货币化补贴双轨并行的保障措施,两年来经济适用住房受益家庭1.1万户。三是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发展。为了解决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城市“夹心层”住房困难,2010年起,哈市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采取政府集中建设和配建方式,共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560套,首批拿出204套用于解决城市环卫工人住房困难。

  不仅如此,哈市还打赢了城市供热翻身仗。两年来,共维修陈旧老化管网256公里,拆并小锅炉698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444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到72%,同时,以重点解决无人管理的老旧住宅为目标,以建立社区物业服务站为突破口,把全市无人管理的老旧住宅全部纳入管理,两年来共成立物业社区服务站166个,年内还将再建立14个物业服务站,实现了全市物业管理全覆盖,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