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李芳兰:北大荒上执著种粮
2011-11-22 09:53:23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刘福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当许多人纷纷卖地从事其他行业时,她却一下子从家里拿了14万元,从弃地农户手中购稻田买农具。她的想法很固执:当农民不种地,粮食怎么办?

  李芳兰看着金灿灿的玉米。

  秋收时节,李芳兰在北大荒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里张罗着收割玉米,看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她掩不住笑意地告诉记者:过去人工收割玉米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现在农场实行机械化收割,自己家的100亩玉米不到两天时间就可以脱粒装车。

  今年41岁的李芳兰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局五九七农场第四管理区二十五作业站一名普通女工,年初,她家里和管理区签订了承包合同,种植200亩水稻、45亩五味子、100亩玉米,眼下收割完的水稻已经装袋等待好价钱销售,五味子在农场飞机场跑道上晾晒。

  站在玉米地里,李芳兰一个劲儿地叮嘱记者不要把自己家的真实收入说出去,但是按照往年的粮食收购价格,今年她家收入几十万元应该不是问题。

  1987年,年仅18岁的李芳兰因父亲病故高中没毕业而中途辍学,开始了土里刨金的农田生活。

  1992年,由于土地遭灾,致使1993年土地难以发包,作业区采取部分减租的办法动员职工承包土地。这年春天,刚结婚一年的李芳兰家只有750元,丈夫不同意她承包土地,但倔强的李芳兰向亲朋好友筹够了钱,交纳1000元钱,承包了30亩地。夏天,她顶着烈日除草,在作业区机务大组上班的丈夫中耕管理,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当年她家种植的30亩大豆地纯收入5000元。

  1997年,农场推广纸筒育苗甜菜,李芳兰又一次带头承包了30亩。春寒料峭的3月,她就开始忙活起来,清雪、筛土、扣棚、装纸筒、点种子、浇水、苗床管理,一直到栽苗、施肥、中耕管理、收获等十多道工序,她白天干活,晚上拿出关于纸筒育苗甜菜的技术书籍学习。当年她的甜菜亩产达3500公斤,不仅挣了钱,而且还捧回了红兴隆新谊糖厂奖励的24英寸长虹大彩电。

  第二年,她用挣到的钱买了一台15马力的四轮车,又借钱购回了播种机、镇压器等农机具,由种植30亩,扩大到了225亩,在种植甜菜的同时又增加了大豆种植。

  其实,李芳兰种植粮食也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2002年10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即将收获的150亩大豆捂在了地里,2003年种植的300亩大豆又因打灭草药再加之天气干旱差点造成绝产,两年她损失了近10万元。

  在实践摸索中,李芳兰越来越感到科技种粮的重要。她在农场工会参加了科技培训班后,回家和丈夫商量从家里仅有的几万元积蓄中拿出5万多元购买了454机车以及四垄播种机、药罐、旋耕机等,2004年春她又种植了500亩大豆,全部选用优良品种,并进行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当年获得了好效益。

  2006年,市场水稻价格持续下跌,农户种植水稻已经不挣钱,许多种植户纷纷卖地从事其他行业。可是,看着肥沃的黑土地,李芳兰却固执地认为:当农民不种地,粮食怎么办?

  李芳兰一下子从家里拿了14万元,从放弃种地的农户手中购买了225亩水稻田及种植水稻的全部农具,当时许多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可喜的是2007年国家出台粮食保护政策,水稻价格大幅上扬,李芳兰种植的水稻最终获得了丰厚的效益。

  李芳兰种植粮食致富了,可是她家里并没有什么变化,用她的话讲,这几年赚的钱都用在购买农机具上了,家里的土地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李芳兰在作业站还是工会兼职女工主任,她经常带领姐妹们讨论、学习种植新技术,作业区涌现了一批致富女能人,李芳兰也多次被评为“巾帼致富标兵”、“三八红旗手”、“种粮状元”称号。

  如今,富了的李芳兰和丈夫去种地时都开着自己家的轿车,到了地里,又驾驶不同的农机具,她已经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现代农民。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