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6日讯 23日,小雪。依安县室外最低气温已是零下十七摄氏度。在新发乡,今年57岁的福来村农民杨玉才听说记者来采访今年农业丰产农民是不是增收,高兴地说:“我家90吨玉米早就卖给鹏程公司了,全都得现钱,今年仅10垧玉米就增收3万元!”。“这不,秋粮卖完后,老杨一高兴,去城里买了一辆新捷达车,来年就开着轿车种地了。”村支书高雷在一旁介绍说。
陪同记者采访的依安县农委副主任董海介绍说,由于良种良法的合理运用,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加上人努力天帮忙,全县农业实现大丰收,粮豆薯总产达到142万吨,单产378公斤。
丰收了,如何尽快让农民手中的余粮销售出去?依安县委副书记宣然告诉记者,通过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合作社统销,大型粮储公司收购,目前全县粮食销售已接近总量的70%,实现了丰产增收。
在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甜菜装卸现场,记者看到加长的大型运输车辆正在排队等候卸车。这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由世界500强英糖公司(BSO)投资5亿元上马了年加工甜菜百万吨技改项目。公司副总经理李启源告诉记者,为帮助农民规避种植风险,企业与农户在春季签订30万亩甜菜收购订单合同,订单价由去年每吨400元提高到470元,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2700万元。秋季收购期间,为使农户降低运输成本,在原有49个收购站点的基础上,又多支出400万元在县城周边乡镇增设7个收购点,全部实行阳光收购、电算化操作、打卡付款。今年企业收购甜菜51万吨,菜农总收入将达到近2.4亿元。
记者随后来到31栋仓房整齐排列、具有80万吨仓储能力的鹏程粮油储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张连发介绍,企业通过产销直接挂钩,取消粮食收购仓储中间环节,每斤玉米上调一分钱,将中间环节利润全部让给农民,仅此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就增加200多元。截至23日,已兑现农民卖粮款4亿多元,全部现金结算。在企业提供的最新收购报表中,记者看到该公司仅玉米收购就达到32万吨,占全县玉米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地处新兴乡东荣村的依安县绿洲生态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种统收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在解决粮农“卖粮难”同时,还实现了“卖好价”。合作社把目标锁定在种植和生产绿色有机稻米上。今年,他们种植水田1.5万亩,水稻总产达到975万公斤。合作社理事长宋传文告诉记者:“从前这个地区十年九涝,成立合作社改种稻子以来,年年增收。今年每斤稻子卖到一块五,不但价格比去年高,还很抢手,今年社员人均收入将比去年增加3000块钱。”
据介绍,目前全县已组建各类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185个,合作社规模经营的百万亩耕地平均单产比农民分散经营高80~100斤,仅此一项就增产粮食8000万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