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1数字·新香坊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展望未来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
区级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7%以上
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聚焦2012年
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区级财政收入13.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7%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972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2概念·新香坊
推进“一城一区”建设加快老城提档升级
一城:香东新城
关键词:生态、旅游、风景宜人
建设以生态游和欧陆风情游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区;富有北国特色的休闲度假居住区;以生态农业与科技展示为主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综合产业集聚区。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统筹兼顾、整体规划阿什河流域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做好土地储备,加大融资力度,改善东部投资环境,把该地区建设成空间疏密有序、城市风格独特、环境清新秀美,集工作、生活、休闲、旅游于一体,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宜人的新城区。
一区:香南新区
关键词:企业、产业、工业新区
建设六大主体功能区:机电制造园区、新型材料园区、食品医药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旅游居住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扩大为“三大动力”等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规模,促进香坊区老工业基地向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积极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新区集聚,形成集团发展优势,大幅提升香坊区南部工业板块发展规模和质量。将这一地区建设成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城市设计现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工业新区。
老城区
关键词:完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商圈:通过商圈的辐射力,推动周边地区商贸、服务、文化、休闲项目建设,以板块式效应,带动全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路网:加快路网改造建设,争取省、市支持,建设一批现代化路桥交通枢纽,形成四通八达、便捷通畅的路网结构。
城市化:加快棚户区和村屯改造,高目标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目标。
铁路沿线:对铁路沿线和沟河进行彻底治理,建设生态休闲走廊。
庭院: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居民庭院和街路广场的改造,坚持建管并重,完善城区精细化、常态化管理长效机制。
3战略·新香坊
大项目建设强力支撑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大项目建设牵动全区
实施机电配套、食品医药、物流仓储、文化旅游、农业科技等一批对香坊区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和投资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服务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借助哈洽会、冰洽会等招商媒介,搭建便捷的服务平台,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大力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项目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园区建设产业集聚
依托辖区雄厚的工业等产业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园区布局,以园区建设带动周边整体发展,增强园区的集聚力。加速推进食品医药工业园区、对俄出口加工区、机电工业园区、和平金属加工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取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做好园区的土地收储征用和引商融资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促进入园企业尽快投产达产。加大园区招商力度,围绕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业、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一批规模企业入驻园区,形成工业经济集群发展态势。
现代物流优势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强势推进物流产业。加快龙运物流园二期、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商德国际金属物流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统筹配置资源,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诺林化工三期、北大荒物流、中信物流、金谷粮油、信义粮油等一批物流项目建设。
商圈建设提档升级
实施安埠商圈核心区改造工程,以居于国内前沿的商业业态,打造彰显区域特色的大商圈,建设集商业经营、休闲娱乐、餐饮文化、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商业中心。拓展安乐商圈建设,建设凯旋广场、数码广场和乐安小区项目,打造集数码科技、时尚潮流购物、文化餐饮、高端居住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都市时尚文化休闲街区。完善万达商圈建设,突出商圈精品文化,提升档次和品位,有效吸引时尚文化消费群体,增强商圈的辐射力。同时大力开发地下空间,推进商圈立体化发展。
开发旅游打造亮点
以阿什河流域旅游开发为重点,规划和推进休闲风情游、历史文化游和工业游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伏尔加艺术小镇、涅瓦风情小镇和航天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欧世界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旅游靓点。挖掘香坊区文化旅游资源,加快东北亚温泉生态养生小镇、中国亭园等项目建设。利用“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节”等载体,广泛宣传旅游文化,培育阿什河流域湿地旅游等品牌。
4生活·新香坊
明年,消灭三环以内棚户区
住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泥草房改造工作。推进朝阳镇新发村、综合牧场,黎明街道安乐村、邓家村和幸福镇园艺村等村屯改造,建设集居住、服务、休闲于一体,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新区,切实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全面消灭三环以内棚户区。
学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逐步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工作,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展亲民工程,为群众排忧解难。
医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行实施泰山路、公滨路、化工四路等道路打通工程。建立“常态化、全覆盖,效能化、全衔接,科技化、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城管数字化网络与公安“天眼”工程对接。推进铁路环线和“三沟一河”综合整治,完善庭院建设,做好街面秩序清理整顿、灯饰亮化和园林绿化工作。抓好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提高机械化设备利用率和作业质量,实现街路快速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