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日讯 恒祥城居民申请热费退赔,是《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和《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办法》实施以来我市首例热费退赔案。昨天,供热企业承诺按照统一标准退赔居民25天热费。按小区单套最大80平方米左右计算,居民最多可获赔450元左右热费。对所有想维权的市民来说,此案例无论是新闻意义还是指导意义都受到极大关注。
事件回放
道里区恒祥城小区5号楼从开栓供热开始,三个单元17楼以下居民家暖气一直不热。
居民维权索赔一个月,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供热企业华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查出不热的原因是管道堵塞,属供热质量问题。
居民提出热费索赔。
11月19日和26日两轮谈判,华城热电给出多个热费退赔方案,居民均未认同。
11月30日,热企提出给所有居民25天热费退赔的解决方案,大部分居民基本认同。
受冻居民维权路太累太难
每次谈判,道里区恒祥城5号楼的居民代表都拿着《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办法》,他们坚信维权是有依据的。维权过程中,供热企业与居民之间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谈判,一次次承诺“我们会按照规定退费……”然后就是一周一周地“请示领导”,每次都拿出不同的方案……
谈判迟迟无果,维权热情被一点点耗尽。从激情谴责热企要求退费,到几乎恳求热企快点儿解决家里不热的问题,居民们苦不堪言。
要求热费退赔是交了热费后却住冷屋子的最愤怒的一种发泄途径。“只要家里热乎起来,我们宁可不要这点儿退费。”一位维权市民无奈地总结:“供热维权,我们依然是弱势,搭上很多时间,正常生活都被打乱。太累!太难!”
恒祥城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供热公司同意将热费退赔定在25天,是他们多日执著维权的结果。尽管仍有部分居民不满意,但对于能住上暖屋子并得到热费退赔,很多人还是“没想到”。
按刘先生的测算,他家热费一年2800元,折成一天15元,25天的热费赔偿应该是375元。相比付出的精力和搭上的时间成本,以及在家里不热时的电暖气等成本,这并非一场“胜利”。
管理部门基层管理零制约
据市供热办供热管理处处长宋扬介绍,居民家室温不达标分为两种形式,即热企供热室温不达标和停热。对热企正常供热中造成的不达标,应按居民室内温度情况,确认在18-16℃、16-14℃及14℃三种情况,分别进行50%、30%和全额的按日退费。恒祥城的问题属这种情况。
道里区供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关注此事的进展,恒祥城居民和热企之间能够达成协议,没有向作为属地管理的区级供热主管部门进一步投诉。如果居民投诉,区供热办或街道办事处会第一时间介入协调。
一位基层供热办的工作人员认为,虽然现在实行属地化管理,但他们制约热企的措施几乎为“零”,更多时候只能“协调”。
供热部门认为,维权必须第一时间投诉,通过热企或街道办事处对室温情况进行认定,第一手证据是减少维权弯路的保障。集体维权诉求多元也拖延了此次维权的“谈判期”,对于希望集体维权的市民来说,只有有效的维权代表,才能有效地维权。
供热企业要向开发商维权
供热企业华城热电一直强调“是因为施工时出现的质量问题,我们也是受害者”。每次谈判之初,都有一名负责人专门和小区业主解释“不热的技术原因”。
华城热电负责处理此事的张经理说:“我们也要维权。按合同,该楼盘还没有交接到供热公司,新楼盘没有出保修期,我们是替开发商干了活。”他认为,恒祥城5号楼居民家中不热并非供热企业没有烧好,是工程质量问题,他们“背了黑锅”,甚至还上了供热企业“黑榜”。工作人员检查供热管道发现,里面有编织袋、矿泉水瓶、砖头等。“这肯定是施工队故意放的,正常施工这些东西怎么能进入供热管线?”
随着管线的疏通,恒祥城5号楼居民家里陆续热了起来。华城热电按照25天的退赔标准,准备与居民签订协议。对于这部分损失,华城热电希望向开发商索赔。同居民维权一样,这也是《黑龙江省城市供热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的。
别让老百姓“维不起”
李健鑫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谈判”。
真的很难想象,老人、孩子们怎样熬过这些天。从群情激昂要退费,到恳求热企早解决,居民们的弱势地位尽显。正如他们所说,搭上的时间和精力,与获得的退费完全不成比例。
管理部门与其一直“关注”,还不如早早出手,何必非等居民们投诉到头上。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在于能不能管,关键还是想不想管。
热企更不是“背黑锅”。老百姓家里不热,不找热企找谁?不过,热企能在坚持“开发商造成不热乎”的前提下给居民退费,再去向开发商索赔,还是值得肯定的。问题是,早点儿动手解决问题不是更好?为何让老百姓冻这么多天。
住暖屋子是最基本的要求和权利,退费从本质上说更像一种象征。屋子不热可怕,更可怕的是老百姓“维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