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项目建设现场。周慧生摄
黑龙江日报12月7日讯 时值隆冬,在肇源县中心灌区投资5254万元的泵站易址新建开槽项目现场,挖沟机、推土机轰鸣作业。距此8公里的聚宝山排水站工程改造现场,同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两项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肇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够得上的两大民生项目。
据了解,中心灌区项目竣工后,灌溉面积可在19.37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27.7万亩,全县64万亩水田亩增收200元。肇源县水务局局长王春来告诉记者,全县大中小型泵站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有的已到报废年限,跑、冒、滴、漏严重,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水田面积缩减,制约农民增收。
近年来,肇源县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大大灌区、大泵站的改造力度,农业、发改、水利、土地等部门积极争取水田建设项目,着力建设一批惠及民生的骨干工程。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发展水田生产,建立水利、农业开发、土地整理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筹措和整合机制,同时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步伐,加大渠首维修改造、干渠防渗和灌排渠系配套建设力度,逐步使水田区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土肥沃、水畅流、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程度,提高粮食产出的综合效益。抓住国家确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契机,三年时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万亩,年节水819万立方米,受益群众6.75万人,年增加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3.75万吨,增加产值6365万元,年人均增收400元。
去秋今春,肇源全面检修了沿江8个灌区、43个固定泵站、10艘浮船、二三级导水设备及2.17万眼大小机电井和喷灌设备。县财政自筹资金184万元,新打机电井115眼,为春耕生产提供充足水源。目前,该县旱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7.7万亩,其中旱田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计划到2015年,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其中水田标准化面积达到60万亩,建设水田标准化小区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