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12月9日讯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前10个月,佳木斯市产业项目总体进展态势良好,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据介绍,今年全市计划开工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0项,谋划产业项目200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同比增长35%,即达到287亿元。据统计,1-10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6亿元,同比增长31.8%,增幅在全省各地市排名第七位。全市已开复工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10项,项目总投资320.1亿元,前10个月完成投资105.4亿元。从开工项目规模看,亿元以上66项,完成投资54.4亿元,5000万元至亿元101项。年初以来,全市开展前期谋划工作项目共232项,项目总投资137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2项,总投资1333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7项,总投资达到1116亿元。
加快产业项目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眼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项目谋划上水平为我市项目建设提供了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双向八车道的科技大道气势非凡;农机园15家企业、低碳园4家企业、医药园1家企业修详即定线图规划设计跃然纸上,承载着经济腾飞使命的高新区在一年多的建设周期里快马加鞭,开拓奋进。注重产业集聚发展,是各地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今年我市重点建设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桦南工业园区、富锦工业园区、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同江经济开发区等八大园区。其中,今年高新区已完成征地355.57公顷,建成园区正式道路8.34公里,临时道路3.2公里,在建道路5.67公里,建成园区供电线路10公里,并开展了给排水、供热等各类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了以常发佳联等农业装备制造项目为代表的农机产业园,以佳星玻璃等玻璃制品和新型建材项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园,以葵花药业、兴宇生物科技等中药、化药和生物制药项目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难和摆放不合理的问题。目前,高新区规划范围内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目前已开工建设28项。今年,高新区累计推进产业项目5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18亿元,利润14亿元,税金7亿元。同时,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正在加快推进省市共建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市绿色食品园区及富锦绿色食品园区。
着眼可持续发展,产业项目谋划再上新水平。我市始终坚持一手抓开工,一手抓谋划,建立并完善了项目谋划开发工作的良性循环体系。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开展了“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突出在“五个围绕”上下功夫,即围绕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产业升级、中俄区域合作规划、全省千亿斤粮食规划等政策机遇谋划储备项目;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谋划储备项目;围绕我市区位、高端及国内外两个资源谋划项目;围绕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谋划项目;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谋划项目。目前,“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共列入项目548项,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280个,10亿元以上46个,100亿元以上8个,为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按照省要求,我市重点加大了明后年有望开工产业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筛理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6项,总投资330亿元,为今年重点产业项目计划投资的6.6倍。
一切给项目让路,一切为项目服务。全市上下形成的强有力的项目建设保障,推动了产业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我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即对取得突出成效的重大项目推进组,给予重奖;对工作无明显进展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贻误战机,因主观原因没有完成项目年度目标的责任人,将给予诫勉谈话或调离。 对重大项目,全市上下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全力破解立项核准、土地、环评、资金筹措等项目前期工作。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立项核准、土地、环评、资金等问题,实行相关部门全程领办办结制。对于需我市相关部门审批的事项,设立绿色通道,限时办结;对于需国、省审批事项,实行代办制,协调上级部门,实施全程服务。同时,细化重大项目年度目标节点计划,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完成年度建设进度和投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