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四龙劲舞”舞出一片宏图伟业——《特色城镇化 崛起黑龙江》系列报道之二
2011-12-11 19:49:4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1日讯 题:“四龙劲舞”舞出一片宏图伟业——《特色城镇化 崛起黑龙江》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岳云雪

  三年,带给龙江的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三年,带给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森工、农垦、旅游、交通“四大会战”,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龙江森工速度、垦区速度、名镇速度和交通速度。观其迅行之道,察其成长之路,龙江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大会战谱就龙江发展跨越进行曲。森工林区会战使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4平方米提升到22.3平方米;垦区会战新建改造住宅2600多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80%;旅游名镇建设两年完成投资67亿元,开工建设278个项目;交通会战建设重金投入1500多亿元,新建高速公路近3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以往60年的一倍……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通北林业局新家园小区。资料图

  森工林区“三年会战”成经典之作

  林区“三年会战”,森工人由城镇化建设的“门外汉”,转变为“行家里手”乃至“领头雁”。每年开发几十平方公里、改造建设上千万平方米的棚户住宅,普遍做到当年拆迁、当年施工、当年入住,对此很多建筑行业的大牌专家和资深企业惊叹不已。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森工林区三年整合撤并188个山上林场(所)、迁移了超过12万人口,更是一场拆迁移民的硬仗,森工人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艰苦细致的工作,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市城区人口的整体迁移,这又创下了一个全国的奇迹。

  一千个日日夜夜,森工林区三年会战换来了近百万居民告别棚户,喜迁新居。由此带来的民生巨变,森工林区百姓常常这样讲:“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泥板房一夜间变成了新楼房;没想到走了几十年的泥泞道一夜间变成了柏油路;没想到睡了几十年的大土炕一夜间变成了席梦思……”,太多的“没想到”让森工林区百姓的笑在脸上,甜在心底,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事实胜于雄辩:森工人不仅只会砍伐林木,更善于保护森林;不仅会搞林木加工,更善于发展替代产业;不仅会搞经济转型,更善于推进深化改革;不仅在棚改中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更善于建设一个新林区新城镇。

  黑龙江森工林区“三年会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4平方米提升到22.3平方米,新建、改造住宅及配套总面积近300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到70%,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新城,创造了城镇建设相当于过去60年规模的奇迹。


  垦区“三年会战”蓄势腾飞

  曾经的马架子、地窨子,变成幢幢高楼、栋栋别墅;曾经的泥泞小道,被高等级路面替代,一派车水马龙;曾经环境脏乱、杂草丛生的居住区域,已是绿草茵茵、鲜花吐芳。

  三年间,垦区打响“抓城”、“造城”会战,新建改造住宅及配套设施将达2600万平方米,相当于前60年建筑总量的75%,各项主要指标均超过了大中城市,城镇化率由57%提高到80%,刷新了全国的提速纪录,垦区城镇化率实现三年提高23个百分点的大跨越,强力支撑了垦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土地大开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旗岭农场的标准化住宅区。资料图

  现在的垦区小城镇建设风格多样,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徽派建筑、苏州园林、欧式景区异彩纷呈——海林农场“典雅张扬”的欧式风格,友谊农场“满族风情”的地域特色,浓江农场“三江花园”的龙江气派……

  农场职工由平房搬进楼房,人均住房面积由低于全省变为高于全省,自来水普及率由差于全省变为高于全国,取暖供热由小锅炉变为大暖气,最重要的变化是垦区实现了“四绿”:“吃绿”——四季食品绿,“住绿”——居住环境绿,“用绿”——清洁能源绿,“戴绿”——产品标识绿,点点滴滴无不标志着垦区职工居住条件市民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农垦总局二龙山农场职工开车去种田。资料图

  垦区三年“造城”创造了远高于特区城市建设的速度,远高于百万人口城市建设的规模;不亚于省会城市建设的品质,不亚于大型城市建设的功能,彰显了垦区人既有为国家贡献大粮仓的博大胸怀,也有为国家领跑大农业的雄伟气魄,更具有为人民谋幸福的执著追求。

  黑龙江垦区人不仅开发北大荒、打造大粮仓、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奇迹,实施城镇化、塑造新家园、建设新农村更是奇迹。垦区经济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方兴未艾的蓬勃生机活力, “耕种在广袤的原野上,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在黑龙江垦区成为现实。


  旅游名镇“会战”风生水起

  神秘的北极光、刺激的高山滑雪、美味的抚远淡水鱼、惬意的温泉疗养……黑龙江特色旅游名镇成为黑龙江旅游的“代名词”。


北极村旅游名镇风光。资料图

  黑龙江省先后确定重点建设14个省级旅游名镇,两年完成投资67亿元,开工建设278个项目,72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镜泊湖、北极村、连环湖、黑瞎子岛、海林农场等5个名镇现已粗具规模对外开放。在一省之内集中打造旅游名镇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品位之高,国内外罕见。

  随着我省旅游名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亚布力、镜泊湖、连环湖等旅游名镇品牌影响力增强,经济和社会放大效应初显。旅游名镇的高质量服务,正在逐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建设旅游名镇,做大旅游产业,切实做到了发展地方经济,富裕人民群众。“神州北极”——漠河北极村,旅游由夏季一季热向冬夏秋三季火爆转变,旺季各地飞往漠河的航班增至7班依然“一票难求”。滑雪胜地——亚布力镇依托亚布力旅游滑雪度假区,滑雪旺季每天流动人口近万,经由亚布力镇始发客运车辆600台次,夏秋季旅游升温迅速,全镇从事旅游产业3000多人,带动从事运输、餐饮、商贸、公共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达到1.5万人。


黑瞎子岛旅游名镇风光。资料图

  作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贸易旅游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名镇建设对于丰富我省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扩大我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各地的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各项工作有序地进行。黑龙江的大美大爱,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正在逐步呈现。


  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如火如荼

  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的黑龙江美丽、富饶,这里有大平原、大农场、大森林,也有大工业、大基地、大矿藏。而这里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立体化、现代化的“大交通”建设,更将把黑土地上的颗颗明珠串联起来,形成了风生水起的大发展新格局。

  黑龙江交通建设重金投入1500多亿元,新建高速公路近3000公里,一二级公路2400公里,农村公路6.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以往60年的一倍,由位居全国21位提升到前10强;铁路建设加紧提速,机场建设实现翻番,铸就了全方位提升城镇化的公路血脉、钢铁骨架和空中网络。活生生的数据,表明黑龙江省用会战的方式打破了寒冷地区城镇化建设必然落后的“魔咒”,趟出来一条“多快好省”的城镇化新路。


京甘高速俯瞰图。资料图

  三年规划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与“八大经济区”建设息息相关。高速公路项目中,服务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的10项1058公里、服务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11项1717公里、服务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6项1164公里、服务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28项4086公里……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为油田建设修建的大广高速、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修建设的三江高速、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区修建的依七高速,为东部煤电化基地修建的鸡虎高速……举全省之力,苦战三年,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彻底改变黑龙江交通落后的状况。


北黑高速俯瞰图。资料图

  路兴财旺,和谐发展。行驶在龙江新建的公路上,欣赏着公路两侧广袤的湿地、万顷的良田、茂密的森林,停下小憩,在欧陆风情的服务区或者是各具特色的港湾休闲带中感受的是人文关怀。

  到2011年底,黑龙江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等级公路网络,覆盖全省95%以上人口,连接所有市地、县、乡镇和行政村。

  到2011年底,筹建中的抚远、加格达奇、五大连池3个支线机场全部通航后,黑龙江将拥有12个机场,全省所有的地级市都可以在1个半小时公路交通范围内坐上飞机。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美好前景……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高长利

【专题】共享2011龙江发展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