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3日讯 最近,市第一福利院负责人邸长生挺头疼——作为哈市老牌公办养老院,面对排队占床位的众多老人,却为专业护工匮乏而苦恼。事实上,邸长生的烦恼在全市养老机构中普遍存在。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市养老护工缺口至少在5000人以上。
严重短缺:一员最多看“十老”
据悉,目前全市八区十县(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共有140多万,市区老年人口就有74万多,其中很多是半自理甚至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而目前哈市拥有养老床位11000张,基本处于“满员”状态。哈市几所公办养老院,预约排床位的甚至已经排到了明年年末。随着老人社会化养老的需求增大,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邸长生介绍,目前市第一福利院里共有474名老人,但护理人员只有70人。和哈市其他养老机构相比,这还算不错的情况。按有关要求,护理人员与失能老人的比例应为1:2,与普通老人的比例应为1:4。但哈市目前的现状却是,从业人员与失能老人的比例为1:5,从业人员与普通老人的比例为1:10。目前哈市养老护理员的缺口最保守的估算也要有5000人左右。
缺口困局:专业护工无处培训
在哈市大部分民营养老院中,服务员都是没经过任何培训的下岗职工或进城务工的农民。服务员自身也年龄老化严重,大多在45岁至55岁。没处学习培训、工资少、活琐碎,成了专业护工短缺的几大因素。而照料的不专业,让老人不舒心,又成为了目前制约社会化养老服务前进的一块大石头。
“不是不想更专业,是没处学。”香坊区一家老年公寓经理马玉冬说,当年她开老年公寓时,招了几名下岗嫂当服务员,为了让她们在上岗前业务能精些,她自费给服务员报名参加了家政公司的护理班。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仅优秀的养老护理员难找,就是一般的也不好找。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主要招收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
专业养老:岂止一个生活照料
照顾老人起居,看似简单轻松,实际上对服务员的要求非常高。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杨德文说,从现状看,养老不仅限于照料,还应该包括对老人的心理关怀等。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明年,市民政、劳动部门将联合成立哈市首家养老护理员培训学校,在老年养护中实行资格准入制,让养老护理队伍更加专业化。成立后的培训学校将设置理论和实践课程共200课时。聘请省内外专家和养老机构中常年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护理师,从从业礼仪、营养搭配、老人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