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3日讯(记者 王蕊)据了解,近日来,哈医大二院口腔颌面外科接连接治了几名来自外县,自称是患了“皮肤瘘”的患者。出乎这些患者意料的是,他们自认为是着急上火引起的“皮肤瘘”,经专家诊断,真正的罪魁祸首竟是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立事牙”。
“立事牙”是逐渐退化的牙齿 拔掉对口腔无影响
“被老百姓俗称的‘立事牙’、尽头牙,学名为第三大臼齿,又叫智齿,是口腔内最靠近喉咙的牙齿,也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退化的牙齿。”据哈医大二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姒壮介绍,由于个体成长的差异较大,因此智齿的生长方面也各有不同:有的人12岁左右长智齿,有的人中年之后才长,更有人终生不长;有的人智齿长一颗,有的人长两颗,还有的人全部长出来一共四颗,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
据姒主任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智齿在口腔中并不起什么作用,所以拔除智齿对人的口腔功能并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如若智齿位置生长的比较好,上下咬合关系正常,根据人们自身的想法可以选择保留或拔除;但生长不良的智齿会在人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如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龋齿、下颌疼痛、磨牙,甚至引发的三叉神经痛,所以建议人们要尽早、果断地拔除引发病痛的不良智齿。
机体免疫力降低 “立事牙”可诱发智齿冠周炎
“然而‘立事牙’很少有长的比较好的,要么就是长不正,要不就是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这种情况被称作智齿阻生。”姒主任说道,一般来说,智齿阻生的发病率较高,容易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两大不便,一种是因为阻生的智齿往往不能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颞下颌关节弹响,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张大嘴下巴就合不上了;还会出现张口疼痛、夜磨牙等症状,这些表现对青壮年的身心健康影响都比较大。
另一种影响就是智齿冠周炎,主要是因为“立事牙”生长不完全与牙冠周围软组织形成一盲袋,即这一区域经常有食物残渣存留和细菌滋生。尤其是一旦患上感冒、疲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机体免疫力降低,都可能诱发智齿冠周炎。而慢性智齿冠周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不明显,如抵抗力下降时,常会导致急性发作,如急性冠周炎加重,将会引起筋膜间隙的感染。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还可能发展为冠周脓肿甚至是骨髓炎。
专家提醒:对待“立事牙”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
姒主任介绍说,由于人们对“立事牙”的认识程度不够,所以一旦出现了牙痛炎症、甚至是“皮肤瘘”,患者还会以为是着急上火所引起的,就吃消炎药、打消炎针。虽然采取消炎治疗对慢性智齿冠周炎是有效的,但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虽然暂时消除了病痛,但是还会反复发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将病源牙拔除,清理病灶。
此外,专家还提醒说:对于有牙痛病史的患者,应及时尽早到医院就诊,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拖延病情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没有长“立事牙”的人,也应到医院拍个牙片,看看是否要长智齿,提前做好准备;对于长了“立事牙”的人,应尽快医院检查看看,智齿的生长是否良好,如有必要,应及时拔除,以免埋下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