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18日讯 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明年初至2015年,省环保厅、发改委、农委、住建厅和畜牧局等18个厅局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使广大农民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
据介绍,联合行动的目标为,到2015年,力争全省农村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60%,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30%,农药施用强度要控制在每公顷3公斤以下,化肥利用率提高5%以上,生态乡镇、生态村均达到30%。
当前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省农村仅产生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分别达5.55亿吨和693.5万吨,而且绝大部分未得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环境。
此次整治期间,我省将重点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并发布水质监测信息;逐步解决生活污染,改善村屯环境质量。建制镇按国家规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在人口集中、垃圾产生量大的村庄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置设施;加强畜禽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要在2013年前完成禁养区划定,开展禁养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推广利用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和生物质燃料试点。到2015年,全省6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保证实施正常运行。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此次联合行动另一项重点内容。我省将对粮食主产区、瓜果和蔬菜产地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等重点地区土壤污染开展加密调查,建立和完善全省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土壤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工作协调机制。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严格控制农业区和农产品产地周边工业污染。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强化对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开展农村地区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建立农村地区污染场地清单,严格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加快农村地区历史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推进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秸秆露天焚烧监管力度,推进秸秆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