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体育冠军的健康守护者——记哈尔滨冬季项目中心保健医黄玉伟
2011-12-18 19:11: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超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8日讯 黄玉伟,哈尔滨冬季项目训练中心保健医生。他的运动创伤指压疗法,让很多饱受运动创伤困扰的人走出破灭的梦想,重新展翅飞翔,他们有世锦赛女子铁饼冠军李艳凤、世界青年锦标赛女子三级跳冠军沙丽、世界大学生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冠军金佩玉……

  我省运动员于静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速滑选手,哈尔滨体育局特别指派黄玉伟担任她的保健医。严重的腰伤曾折磨得于静不能站立。黄玉伟接手后,当天就让她开始了正常的训练,紧接着,于静便又重新回到了捷报频传的辉煌状态。

  由于黄玉伟成功地让于静摆脱了伤病的束缚,在速滑世界杯俄罗斯站女子500米的比赛中,于静接连以37秒81和37秒65的优异成绩夺冠。10天后,速度滑冰世界杯荷兰站开赛,于静在500米两次激烈的竞技中又轻松摘下了桂冠。她用四战全胜的佳绩,为2011-2012赛季世界杯500米比赛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黄玉伟为于静疗伤

  流星变恒星

  “没有黄导,我就废了……”此言发自于静肺腑。

  在运动生涯中,于静的幸运指数的确不低,她总能奇迹般地遇到命运中的贵人。2005-2006年赛季,著名教练冯庆波接收了她,当时,她的成绩在国内也不过是中游水平,只用了3年时间,冯导就让她进到了世界级同类项目顶尖运动员序列,从此,于静频频在各种世界大赛中夺魁,她成了继叶乔波之后,中国速度滑冰界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但是,一个赛场上突发的事故,几乎瞬间就将她毁掉了。

  那是2009年11月,在2009-2010赛季速度滑冰世界杯荷兰站的比赛中,于静与东道主名将蒂莫尔相撞后双双栽倒,她的腰部膝部均严重受伤,一副担架将满眼沮丧的她抬走了,她没有想到,等待着她的,更加令人沮丧的诊疗过程,那些来自权威医院权威医生的诊断结果,极为残酷地将她热度正高的职业激情击入了冰点。

  就在她陷入绝望的时候,她速滑生涯中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那就是黄玉伟。

  黄玉伟是哈尔滨夏季项目训练中心的短跑教练,为了让自己的队员能够摆脱伤病困扰,他成功地探索出一套通过指压途径疏通经络的办法,奇迹般地解决了运动创伤问题。在中国田径界,黄玉伟被广誉为“神医”。

  “于静受伤了,非常严重,你赶紧回来!!”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黄玉伟正在济南为全运会男子1500米冠军、全国男子1500米记录保持者窦照波疗伤。接到哈尔滨体育局副局长王春业的电话,黄玉伟很快就乘机回来了。

  当时,于静生活自理都困难,黄玉伟却让她做动作,于静疑惑地看着,半晌才勉强摆了几个跟训练相关的姿势。

  黄玉伟对她说,通过你的动作,我基本了解了你的受伤部位和运动受限的程度,主要是来自腰肌和髂腰肌的问题。半个小时之后,黄玉伟告诉于静,下地吧,你可以随便做动作了,下腰伸腰扭腰,包括快速的连续抬腿,随你怎么想就怎么做。

  于静一试,黄导的手太神了。她立刻打电话给冯庆波教练,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并向他转达了黄导的“指示”:立即投入正常训练。

  当天下午,于静就完成了一堂长达90分钟的训练大课,她的动作都非常到位。下课后,黄玉伟告诉她,训练后有一些疼痛感是正常的。他马上又给于静做了第二次治疗。

  就这样,于静两处严重受伤部位从此一天天好起来了。

  一周之后,中国著名运动核心力量研究学者王卫星教授来哈尔滨讲学,需要一个运动员来配合做90分钟的示范动作。选来选去,他竟然选到了于静。王卫星传授的是一种很强的训练方法,且大部分内容都需要用腰来完成,很多年轻的男选手都顶不下来,像于静这样患有严重腰伤的人,做这个项目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于静完美地做到了,仅仅几天的功夫,她就被黄玉伟调理成几乎好人一个了,示范动作的标准令王卫星赞叹不已。在第二天的理论课上,王教授还特意当众向于静表达了感谢之意。

  于静将这样良好的状态一直稳稳地保持到今年的年初。2011年 2月,在即将赴哈萨克斯坦参加亚运会比赛的前夕,于静膝关节旧伤突然发作,不能回弯了,上下楼都很困难。黄玉伟再次显示了他的神通,经过两天的处理,他就让于静恢复到了最佳状态,于静也没有辜负黄玉伟的努力,在这次重大的国际赛事中,她勇摘金牌并打破了亚洲纪录。

  大家都看在眼里,自从黄玉伟接收之后,于静的竞技成绩屡屡拔高,在几天前结束的速滑世界杯俄罗斯站和荷兰站的比赛中,于静表现极为出色,四度战胜温哥华冬奥会金银铜牌选手,遥遥领先地成了这个项目的大满贯全胜将军。

  没有黄玉伟就没有于静和张虹的今天,冯庆波感慨地说。张虹是他的另一个队员,这次也拿到了世界第六名的好成绩。带去参赛的两个队员都给他这么给他争气,为此,在这次大赛中,冯庆波也成了令世人瞩目的风光人物。但冯庆波却说,他们团队里最了不起的幕后英雄,是黄玉伟,他为人特别热心,除了照顾于静之外,平日里张虹哪里不适,黄导也会尽力帮她处理。

  “我们决定举行个仪式,我要和我的两个队员一起亲手将奖牌挂到黄导的脖子上……”说这话时,冯庆波满脸诚恳。


  破解医界难题

  黄玉伟真正接触运动创伤这个概念,并开始被这类“魔鬼”一般缠人的伤病弄得焦头乱额的时候,是1996年。当时,他从外地一个业余体校调到哈尔滨市夏季项目训练中心还不到三年。

  事情由他自己选拔的学生邹昕宇引起。当时,邹昕宇在哈体校接受业余训练,黄玉伟非常看好她,认为她是一个很好的短跑苗子,但年仅16岁的她却已是满身的伤病,腰间盘突出、坐骨结节和跟腱劳损。业界人士都知道,这三点都是运动员的致命之伤,由此已经可以断定,这个学生的运动前途一片黯淡。

  黄玉伟却不想听任何人的反对建议,原因是这个学生给他的感觉太好了,无论是脚底的爆发力还是弹跳,都非常棒,怎么想,他都不想放弃。什么叫伤啊?不是有医院吗?治疗就是了。

  省运会百米赛场。预赛,邹昕宇轻而易举地拿到了第一;决赛,她又摇摇领先地向终点冲去了……但是,就在距离终点只有几步的地方,邹昕宇倒下了。

  看了比赛,黄玉伟更加坚定了招她为徒的决心。赛场上,如果抛开最后一跌,邹昕宇的竞技技术表现得太完美了。黄玉伟执着地认定,这个运动员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没有想到,正式将邹昕宇纳入麾下之后,黄玉伟就踏上了漫长的求医旅途,而等待着他的,也是一轮又一轮由期待到失望的煎熬,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有办法能把她的伤疗透。

  此后,在其他赛场,邹昕宇又重演了三次与上次同样在终点前跌倒的悲剧。每当他她参赛,黄玉伟都会狠狠地屏住呼吸,他多么期待会有一个奇迹出现。一次次的打击,让黄玉伟终于深刻地体会了什么叫前功尽弃,什么叫希望破灭。

  这个时候,黄玉伟才开始反省自己的选择。由于自己对运动创伤的无知,才会天真地认为,运动伤病可控,才会让自己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陷入徒劳和无为的尴尬境地。那段时间,黄玉伟被失望和沮丧紧紧地包围着而无法自拔。

  黄玉伟说,因为不停地折腾为邹昕宇疗伤治病,他生命中的这10年,感觉比大半辈子还长。

  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黄玉伟从来都没有跟她说放弃。也许是因为,10年间,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执着和坚韧同样也感动了他。

  这是2003年早春二月。

  按照常规,黄玉伟又带着队员们转地南方进行冬季训练。当时,因为疗伤,邹昕宇每天上午都要到医院做电针理疗,等她回来的时候,经常是连午饭都赶不上了,而且上午别人进行过的训练内容,下午还得给她重复一次,特别麻烦。于是,黄玉伟突发奇想,决定自己给她做电针。

  第二天,邹昕宇上医院的时候,黄玉伟也跟着去了。他热情地和医生攀谈电针的工作原理,并设法弄清了不可碰的危险区和必须注意的事项。

  离开医院后,黄玉伟马上就买来了电针和相关的书籍。第二天,当他将针一根一根地扎进邹昕宇身上的时候,那孩子不仅连眼睛都没眨一下,还一个劲地说,扎的挺好,跟在医院的感觉一样。

  邹昕宇的话极大地鼓舞了黄玉伟。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黄玉伟还给她增加了按摩辅助治疗。结果,由于不懂穴位和经络知识,黄玉伟的努力几乎没有效果,每次问邹昕宇感觉如何,得到的回答都是摇头。

  不懂就学。看书,请教,苦心钻研……他的问题永远都是那么通俗,那就是:怎么才能整好?

  奇迹出现了。标志是:邹昕宇的伤在明显地好转。半年后,邹昕宇就让黄玉伟看到了他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成果:2003年10月,在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上,她一举获得了100米第五和200米第七的好成绩,由她带领的接力赛名列第三。2005年,邹昕宇又出现在全运会的赛场上,这一次,她的成绩是女子百米第七和团体接力第三。

  看到邹昕宇英姿飒爽地站在领奖台上,黄玉伟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他的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在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中,他征服了一种超越了传统和现实的东西。

  2006年,实现了省全运会的冠军梦之后,邹昕宇就转业了。如今,她在走他的老师走过的路,到哈尔滨市夏季项目训练中心担任了短跑教练。

  一个邹昕宇解脱了,但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邹昕宇一样饱受运动创伤折磨的人。为此,面对慕名纷至沓来的患者,只要时间允许,黄玉伟几乎是有求必应。凡是接受过他理疗的人无不感慨地说,黄玉伟的医术之高,疗伤之快,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

  谢君,南京某大学大二学生,篮球爱好者。在玩球时,他不小心摔伤了膝盖半月板。为了康复,家长带着他跑遍了许多著名的医院,随后遵医嘱在家里静养了3个月,并积极辅助各种药疗,结果是越治越重,最后竟发展到不拄双拐就不能走路了。

  这个时候,有朋友向谢君的父母推荐了黄玉伟。

  “当时我是拄着拐去的。因为失望了太多次,这次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谢君说。

  谢君平静地任由眼前这个话语不多的人在他的伤处捏拿按压。20分钟后,黄玉伟停手了,他对谢君说,站起来吧,走给我看看。。。。

  谢君愣住了。走?怎么走?拄拐吗?

  黄玉伟读懂了谢君的表情。他示意说,当然是自己走,不用拄拐了。无奈之中,谢君只好硬着头皮试探性地迈了几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还有丝丝疼痛之外,丢掉拐杖自己走路已是绝对没有问题了。

  得知了谢君仍然疼痛的部位,黄玉伟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按压,结束时,黄玉伟微笑地对他说,到操场上去跑跑吧

  有了刚才的经验,谢君对眼前这位黄导已经是信服得五体投地了,为此,这次接令,他没有半点犹豫就出去了。

  连续做了3天的理疗,谢君的半月板伤就基本痊愈了。临别时,黄玉伟还为谢君拟定了一套科学的康复计划,以对治疗成果进行巩固。

  “现在的我,又可以随心所欲地驰骋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了……”对医术高超的黄导,谢君一直心怀无限感激。

  这位名叫邱彩芳的在读研究生,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因为腰伤,她的许多表演动作都无法到位。几经周折找到黄玉伟后,仅用了半个小时,邱彩芳的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这让邱彩芳惊诧不已,她做梦也没想到,困扰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伤病,竟然这么快就被甩掉了。回到北京后,邱彩芳总是情不自禁地向身边的朋友们描述她的“奇遇”。

  邱彩芳的话引起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舞教研室主任杨勇的极大兴趣。学舞蹈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是伤病累累,却始终找不到彻底解决伤痛的途径。黄玉伟的故事,令杨勇眼睛一亮,他拜托邱彩芳设法找到黄玉伟,请求他为自己的学生们疗伤。

  对黄玉伟来说,舞蹈创伤伤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他非常有兴趣涉猎一下这个陌生的领域。那天下午,在他一口气就治疗了七八位伤病学生,大家的全部反应全部都是:太精彩了,不可思议!

  李艳凤,2010年田径世界杯女子铁饼冠军。2002年,她在训练中不幸造成脚踝撕脱性骨折,此后数年间,无论李艳凤进行了多少努力,现代医学都没有让她摆脱伤痛困扰。

  查过她的伤势,黄玉伟说,试一试吧。结果,仅仅经过几次治疗,李艳凤就惊喜地发现,伤位的痛感竟然已经消失了。

  “黄导,你惹事了,赶快来一趟北京吧……”听到电话里带着笑意的戏言,莫名其妙的黄玉伟也跟着哈哈地笑着,原来,这是李艳凤的教练张景龙打来的,他告诉黄玉伟:“北京的很多疗伤高人听说李艳凤的伤是你给治好的,都要见见你。”

  黄玉伟为李艳凤帮的更大的一个忙,是在2005年的夏季。

  当时,李艳凤刚刚带着严重的腱鞘炎从德国回来,德国专家在她的右手腕关节打了夹板,并一再嘱咐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届满才能拆下夹板,之后还要好好注意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根据情况开始简单的训练。

  但问题是,在夹板可卸之前,全国十运会的预选赛开始了,不参加这个比赛,李艳凤就没有资格参加决赛。怎么办呢?在预赛前的最后一天,教练张景龙做出了让李艳凤改用左手投掷铁饼的决定,然后请黄玉伟想办法让右手尽快康复,以保证决赛的成绩。

  黄玉伟摇摇头,他认为这个方案冒的风险太大,因为左手无论是力量还是技术,都没有办法达到竞技目标,最后还是零。他对张景龙说,还是用右手吧,我有办法,因为我疗伤的特点是边疗边配合运动,与传统的治疗理念正好相反,患处是可以工作的。

  听了黄玉伟的话,张景龙和李艳凤都喜出望外。

  德国医生的禁忌被黄玉伟给打破了。取下夹板,黄玉伟想了解一下李艳凤的伤情,便让李艳凤将手掌向下往桌子上压一压,结果,刚接触到桌面,李艳凤就疼得收了回来,她连连说:“不行不行,根本受不了。”

  “当时,我的手腕痛得连很轻的东西都不敢拿,可在接受完黄导的第一次治疗之后,我竟然马上就非常到位地做了一个专业的训练动作,而且几乎没有感到不适。”当再次体验了黄玉伟的神奇之后,李艳凤激动地对记者描述了她的感受。

  第二天。长沙贺龙体育运动场女子铁饼赛场,李艳凤奋臂一掷,35.5米!

  十运会决赛的入场券,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


  走向国际舞台

  体育运动可以挑战生命极限增强生命活力,但是,体育运动也为竞技者留下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副产品,那就是运动创伤。为了攻克这个世界性的难题,长期以来,无数科学家无数医疗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黄玉伟将他所创造的治疗方法命名为运动创伤指压疗法,并开始着手对其进行理论完善。

  其实,指压疗法自古有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只是将其应用到慢性病治疗领域,比如感冒咳嗽头疼背酸之类。黄玉伟的可贵之处,就是他能够用竞技体育的视角,针对运动创伤的致病机理,在中国传统的经络疏通疗法的基础上,成功地为运动伤者找到了一条快速而彻底的康复途径,且理疗过程中不需要停止训练和静养。

  在研究运动创伤治疗时,中医理论给了黄玉伟很大的启发。他说,是祖国的医学让他找到了能够让人体患病部位尽快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途径,他才能有办法进入到手到病除的境界。

  喜欢钻研,喜欢挑战,永远都充满着创造的激情,只要认准的事情,他就会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就是黄玉伟。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伦敦方面已经有人注意到了黄玉伟,他们期待黄玉伟的医术能够在伦敦奥运会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为此,一个以黄玉伟为主导的机构已经在伦敦问世了,名称为:中国运动创伤指压疗法研究中心。

  加拿大速滑教练王秀丽曾经领教过黄玉伟精湛的技艺,她和她的队员都有伤,所以,她一直在努力寻求机会,争取得到黄玉伟更有制度化的帮助和支持。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柏也诚恳地向黄玉伟提出了合作倡议。在中国体育界,刘柏是赫赫有名的专家,几年来,他负责过的运动员曾夺得过100多个世界冠军。他说,在运动创伤面前,他也束手无策,这是最令他头疼的事情,他期待着黄玉伟能够加盟他的事业,在为国家顶级运动员提供康复保健服务方面助他一臂之力。

  由于那次成功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之行,黄玉伟被中国艺术医学协会当成了至宝。为了能够早日解决舞蹈工作者职业伤病问题,这个协会每年都要组织两次大型的主题论坛,邀请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解决方案。黄玉伟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他们决定特邀黄玉伟参加下届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然后还要搭建平台让黄玉伟全面介入演员疗伤工作。眼下,上海的一个演员正在为突然崴脚无法出国演出而焦急万分,中国艺术医学协会秘书长、北京舞蹈科研所所长温柔说,如果现在就能够得到黄玉伟的治疗,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天津田径队的时雨教练亲眼见证了黄玉伟走过非凡之路,他非常希望黄玉伟能够与他签订服务协议,以保障队员们的伤病安全。

  黄玉伟很高兴自己能够得到这么多认可,他说尽管他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不仅要带自己的队员,他还要继续为于静进行全程治疗,甚至包括跟随她出国参加集训和比赛。但他表示,他会尽量关照到各方需求,尽量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的支配和工作点的布局,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高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