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2月19日讯 为吸取近期国内发生的校车事故教训,结合齐市送子车现状,特别是围绕国家刚刚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遏制事故、确保校车绝对安全,记者专访了市政府安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树清。
杨树清说,齐市的送子车安全监管工作起步较早,目前总体形势比较太平,但仍有三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本地情况看,齐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送子车总量还不够。全市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2510所,接送学生车辆仅有1227台,缺口2618台。一些学校的车辆常常需要往返几次才能完成运载任务,耗时费力,加大了运营成本。二是由于齐市农村实行撤乡并村、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办学,村屯相对分散,距离学校较远,路况较差,管理难度大,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三是从政策方面看,还缺少更高层面的政策支撑。送子车作为新生事物,是否应比照农村客运班线享受油补等待遇,送子车是否应列入特种车辆管理,技术指标是否应该更高,检测、检验周期是否更短等。
杨树清告诉记者,近期齐市以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支持到位、部门配合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的“四个到位”举措确保送子车安全。去年3月份,一封关于齐市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群众来信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市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对齐市校车情况进行调查并加强监管。同时,把送子车安全问题纳入“一把手”工程,由政府和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在去年4月召开的政府常务会上,市长韩冬炎提议,把每年新学期的第一天确定为安全日。去年7月5日,出台文件,专门对送子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会议上,市长韩冬炎专门对送子车安全问题提出具体要求。6月17日,副市长吴刚又约谈了送子车安全问题较多的三个县区主要领导,要求限期整改隐患、确保绝对安全。
杨树清说,各级政府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对具备送子车条件的,在市场准入、经营方式、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初步形成了政府、公司和个体三种形式共存的送子车运作模式。讷河市对个体运营公司成立的“状元车队”在油料补贴上予以扶持,对接送学生车辆的营运证、资格证、车辆安全技术检验费用予以减半优惠。依安县对指定的接送学生车辆给予每年4000元或8000元不等的燃油补助。克东县先后出资300余万元购买了18台校车,负责全县100个接送站点2800名学生的接送工作,购买了车辆停放场地,每年支出150余万元全额负担校车的加油、保养、维修和驾驶员工资等费用,免费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昂昂溪区每年支付85万元,租赁13台客车免费接送2个乡镇的农村学生。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拒乘超员校车,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教育部门通过召开班务会、家长会等形式,通报近期校车事故情况,以事故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和家长,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家长的监护人责任意识。公安交警部门已经向社会公布了校车超员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市区拨打110,各县(市)拨打0452-2486110,鼓励群众举报校车超员违法行为。交通运管部门统一规范校车及驾驶员的标准,严格管理措施,从源头上确保安全。安监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送子车进行安全检查。昂昂溪区还实行义务安全员制度,由坐车学生家长轮流跟车,随时监督检查。年初至今,市政府安全生产巡查组已3次深入各县(市)区,在学生、幼儿上、下学的时间,通过暗访暗查方式,全面检查送子车的安全问题。一系列举措为齐市送子车设置了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