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9日讯 12月13日,高新公安分局社区警务二队在辖区进行入户走访时,查获了一家加工制作松花肠的“黑”加工点。令民警倍感诧异的是,满屋50余公斤的松花肠,加工配方竟是一个15岁的少年上网找到的。
民警排查发现小作坊
当日15时许,高新公安分局社区警务二队民警来到东风新村十区某楼,针对出租屋的信息进行排查,在该楼一家租户门外,民警敲门后,明明听到屋里有响动却无人应门。
良久,门终于打开了。民警刚迈进屋,就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袭来。见民警到来,屋里的一名男子走出来说,他家是卖鸡蛋的。
民警看到墙角摆着几个大塑料桶,桶边有一层黄色液体留下的痕迹,还有的桶里盛着打碎的鸡蛋液。厨房里拴着一条大狗,地上的大塑料盆里放着几十根半成品和已做好的松花肠。灶台上的一个大蒸锅里,放着一捆用纱布包裹着的正在蒸的松花肠,厨房门口处,放着一台打卡机。
调查中,民警发现这家加工点没有相关手续和执照,是“黑”加工点。
少年网上搜来配方
民警说,这家租户是一家三口,据这家大人说,这些松花肠都是15岁的孩子“研究”的。这家人平时在批发市场卖鸡蛋,但鸡蛋不慎打碎后,直接扔了感觉有些心疼,为此,他们的儿子开始琢磨怎样把这些鸡蛋“变废为宝”。这名男孩开始在网上查询松花肠的做法,还真找到了答案。后来,他们把打碎的鸡蛋收在一个塑料桶里,按照网上的配方,将鸡蛋液和食用碱用水按比例勾兑后,灌进塑料肠衣,用打卡机封口,再包上纱布放到锅里煮熟。“松花肠”做好后,就卖到附近的批发市场,获利千余元。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家“黑”加工点刚干半个多月,只有打碎的鸡蛋比较多时才“开工”。目前,警方已联合工商部门对现场的50余公斤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了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