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林海雪原尽享冰情雪韵。
黑龙江日报12月21日讯 随着全国户外俱乐部雪山穿越赛、省职工高山滑雪赛、汤旺河旅游名镇发展高层论坛和世界女子冰壶六强邀请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伊春备受关注,冬季旅游也逐步升温。进入冬季以来,旅游人数达894万,同比增长14%;旅游收入达6.08亿,同比增长40%。
过去伊春的冬季旅游始终是一块“短板”,夏季一床难求,冬季则不温不火,在近5个月的寒冬里,接待游客人数不足夏季的三分之一。旅游发展上的“夏热冬冷”不仅浪费了旅游资源,而且制约了伊春经济转型的发展。
伊春夏季旅游产品独具特色,有原始森林观光、地质考察观光、避暑度假、康体养生等几十种旅游产品,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伊春的“冷资源”同夏季一样得天独厚,冬季具有降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等特点,是理想的赏雪、滑雪、戏雪之地,被确定为黑龙江重点开发的三大冰雪旅游线路之一。桃山狩猎场、梅花山滑雪场、日月峡滑雪场等很多景区景点在国内外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旅游助推经济转型
如何让“短板”变成优势,把“冷资源”发展为“热经济”,伊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带队推介旅游,并出台了一系列对旅行社及游客的优惠政策。
11月初,伊春推出了“森林冰雪欢乐节”主题活动,并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旅行社、游客发出邀请。
“森林冰雪欢乐节”为期三个月,主打“森林”和“冰雪”两张牌,期间除了已举办的中国伊春世界六强国际女子冰壶邀请赛、全国职工滑雪公开赛、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雪山穿越赛外,还有全地形车穿越林海雪原、自驾车游伊春等体育类活动,以及冬季摄影节暨小兴安岭雾凇节、俄罗斯比罗比詹市艺术团演出、森林食品包装形象设计和林都特色餐饮大赛等冬季旅游系列文化活动,让游客在尽情感受冰情雪趣同时,领略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伊春冬季旅游的升温,还得益于这个市强力推进的生态城市建设。近年来,伊春秉承“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边、城在景中”的建设理念,以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世界级森林城“四城联创”为载体,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森林城市,相继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还被联合国有关组织授予“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荣誉称号。
路网建设夯实产业根基
过去,伊春的旅游发展受交通限制很大,早晚一趟火车,客运只有两条路线,省内游客到伊春旅游都要走上大半天,省外的就要在路上耗费更多的时间。随着今年伊春—绥化高速公路的通车,交通不便这一瓶颈得到了彻底解决。伊绥高速是通往伊春的旅游度假快速通道,从哈尔滨到伊春仅3个小时车程,也是哈尔滨通往俄远东地区最便捷的大通道。伊绥高速与伊春至五大连池、绥化至北安高速公路共同构建了我省北部地区以哈尔滨、伊春、五大连池为核心区的黄金三角旅游环线;与嘉荫至名山、嘉荫至黑河、北极村等沿江公路共同构建了黑龙江北部旅游大环线。同时,林都支线机场在原有伊春—哈尔滨—北京航线的基础上,又增开了伊春—大连—上海航线,这对于喜爱森林和冰雪的旅游爱好者来说,从此伊春不再遥远。
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接受采访时说,伊春旅游发展还要着力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彰显文化底蕴,互促互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