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烂尾楼闲置多年成伤疤期待变身
2012-02-08 10:36:2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刘希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景阳街与大新街交口的烂尾楼。

  东北网2月8日讯 走访城市中的烂尾楼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它们几乎都在城市的繁华路段上。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兴起,一些单位和个人纷纷涉足房地产领域,由于盲目开发,市场定位不准,资金链断裂,加之一些债权、债务等矛盾纠纷,致使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停工。

  烂尾楼抢占了多少城市资源,这笔经济账其实也不难算。恒祥家园小区与龙凤大厦仅仅隔着一条哈药路,目前该楼盘均价在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而一道之隔的龙凤大厦却闲置了多年。

  烂尾楼,不但破坏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也贪婪地侵占着宝贵的土地资源。近几年,近10处半截子工程摘掉了“烂尾楼”的帽子,但仍有近20处烂尾楼矗立在城市的闹市区。市民们热盼这些烂尾楼能尽快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城市一道真正的风景。

  作为哈市的一条主要干道,每到夜晚,新阳路两旁华灯璀璨,展现着冰城靓丽多彩的一面。可是,在新阳路与哈药路交口处的龙凤大厦,与周遭的繁华显得格格不入———两座30层的高楼空荡荡地矗立在那里,附近居民说,这两座大楼在这儿已经有八九个年头了。“新阳路与机场路连接,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两栋烂尾楼就像伤疤一样,太难看了。一龙一凤,并没有名字上的风光。”

  更遗憾的是,作为烂尾楼,龙凤大厦并不孤单。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哈市烂尾楼最多时候有33处之多,它们分散在城市中,成为一块块碍眼的伤疤。

  位于道外区的桃花大厦是我市第一个复建并投入使用的烂尾楼项目,它以前的名字叫做“桃源大厦”。桃花大厦位于道外区景阳街201号,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规划为地上19层、地下2层的宾馆。它在1992年开工建设后,因资金缺乏等原因,在主体工程完工、外装修完成的情况下于1994年停工。经过10年的等待,2005年,经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决将该项目进行拍卖,它被一公司拍下并更名为桃花大厦,实现了烂尾楼当年拍卖、当年建设、一年内竣工,为我市停缓建治理工作开了个好头。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已有好几座烂尾楼走进复建流程。

  业内人士透露,解决烂尾楼的问题并不简单,有些涉及到法院和公安部门,项目还要经过法院裁定、拍卖或转让等流程。此外,部分烂尾楼由于空置时间太长,是续建还是重建都有待研究。

  有人大代表提出,解决烂尾楼问题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法院、银行共同介入,实施分类处置、分阶段推进,给予经济、审批、服务等必要的政策扶持。

  采访中,多位市民希望这些烂尾楼有一天能重现生机,真真正正地竖立起来,成为真正的地标。

责任编辑:王凌霞